|
目前,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有52.75%的村、53.73%的戶共36萬戶沒有進行農網改造,110萬山區農民還在用比城市居民貴大約一倍的高價電。而且遇到刮風、下雨、打雷、干旱,經常停電。山里人把這種電叫“雷公電”。 2010年是國家啟動新一輪農網改造的第一年。據湘西州發改委統計,2010年,全州農網改造僅投入6797萬元。根據規劃測算,湘西州完成農網改造升級還需投入27億元。按照2010年的投資力度測算,全州完成農網改造還需40年。 調研中了解到,造成湘西農網改造進程緩慢、質量不高的主要原因,是投資體制未理順,資金難落實。由于歷史原因,湘西州電力體制復雜,大電網、地方網共存,小水電自供區滲透到大電網、地方電網供電區,還存在州外電網直供小區域。全州19個小水電自供區,涉及16.58萬人,由于州外電網直供區無責任主體,農網改造長期無法啟動。 國家早在1998年的一期農網改造時,就提出了改革農電管理體制,實現城鄉用電同價的目標。建議國家有關部門采取更直接、更有效的政策措施,盡快理順農網管理體制。同時,進一步加大投資力度,確保包括湘西州110萬農民在內的西部地區及少數民族地區的農民,早日用上平價電、安全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