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3月20日至21日,有網站報道“地震局公布北京上海等21個大城市活動斷層帶”,并相繼被各大網絡媒體轉載。“京滬等21個大城市活動斷層帶”項目的主要負責人、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研究員徐錫偉通過人民網澄清中國地震局尚未公布21城市斷層帶報告及分布圖,并就相關問題接受了記者的采訪。 記者:請您簡要概括一下有關活動斷層帶的研究在現實中的重要作用。 徐錫偉:地震帶與活動 當各城市完成活動斷層探測與地震危險性評價工作后,我們就會與地方政府相關部門進行溝通,相關部門在土地規劃過程中也會吸收活動斷層探測成果,使城市規劃更為科學、合理。 記者:報道稱,按照這些城市斷層帶的指示,如果建房時能夠避開,就可以有效防震。請問這些報告數據是否對相關城市建設規劃發揮過決策作用?請舉例簡要介紹說明。 徐錫偉:城市活動斷層探測與鑒定獲得的具體位置、活動性和發震危險性概率等探測數據實際上在城市規劃和建設避讓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銀川市活動斷層探測與地震危險性評價給出了北東向斜穿銀川市東部的“銀川隱伏斷裂”為一條具有發震能力的活動斷層,銀川市政府委托清華大學和寧夏自治區地震局一起進行了市政規劃,沿活動斷層帶狀設計了一條寬約200米的綠化帶,并插上了活動斷層標牌標示斷層位置,并不允許跨斷層建設。另外,烏魯木齊市政府得知探測鑒定出活動斷層后,主動要求新疆自治區地震局提供活動斷層位置數據和誤差范圍,標示到1:10000地形圖上,供城市建設避讓活動斷層用。蘭州市位于黃河河谷中,本來寸土寸金,通過大量淺層地震勘探、探槽開挖、鉆孔探測、年代樣品的測試和綜合分析,否定了前人提出的穿過蘭州市區、晚第四紀有活動的劉家堡斷層和深溝橋斷層,該2條斷層實際為不同巖性段的巖性分界線,為蘭州市提供了發展空間等等。 記者:文中提到的“地震斷裂帶”和“活動斷層帶”有何異同? 徐錫偉:地震斷裂帶,也叫地震破裂帶,一般指的是地表可見的、沿活動斷層帶狀分布的最新一次地震產生的地表破裂總稱。活動斷層指“距今10~12萬年以來有活動的斷層”,常常是多次地震破裂累積、疊加的結果,是同震地表破裂和錯動引起地震災害的根源。在許多場合見到地震斷裂帶與活動斷層有混用現象。 |
上一篇:斷層帶研究已驗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