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華社記者 陳明 ????《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建設規劃》明確提出,“以青島港為龍頭,優化港口結構,整合港航資源,加快港口公用基礎設施及大型化、專業化碼頭建設,培植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港口集團,形成以青島港為核心,煙臺港、日照港為骨干,威海港、濰坊港、東營港、濱州港、萊州港為支撐的東北亞國際航運綜合樞紐。青島港要建設成為現代化的綜合性大港和東北亞國際航運樞紐港。”這為青島港“十二五” ????如何為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建設服務好?為此青島港提出了基本戰略目標:“十二五”再造一個3億噸的青島港,2015年港口實現吞吐量6億噸,集裝箱2000萬標準箱,建成集裝卸、物流、產業三位一體、綜合實力強大、功能配套、優勢明顯、具有區域資源配置能力的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實現由世界大港向世界強港的轉變。 ????提升綜合服務優勢,打造核心競爭力 ????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建設涵蓋現代水產養殖業、現代遠洋漁業和高效特色農業等領域;海洋生物、海洋裝備制造、海洋能源礦產、海洋工程建筑、現代海洋化工、海產品精深加工,以及海洋新材料、新信息、節能環保等領域;海洋運輸物流、海洋文化旅游、涉海商務服務、金融保險等領域。這必將催生新一輪大規模的物流發展,對港口綜合服務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青島港是中國第二大外貿口岸,在多年的建設發展中打造了領先于國際港航業的綜合物流運輸體系,這其中包括一大批世界級的集裝箱、原油、礦石等碼頭,“誠納四海”青島港服務品牌、世界第一的集裝箱裝卸作業“振超效率”、礦石接卸“孫波效率”等一系列服務品牌。在中國港口中率先通過了ISO9001:2000質量管理體系、OHSAS18001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ISO14001:1996環境管理體系三大體系認證,并在全國率先將三大體系整合,整體通過了中質協認證機構審核。“十二五”期間,青島港將充分發揮綜合服務優勢,更好地為省內企業發展服好務,做大做強集裝箱、礦石、原油、煤炭、糧食等港口主干貨種。著重研究開展外國籍干線船舶中轉業務和青島口岸發展國際過境集裝箱運輸。確保“十二五”期間港口吞吐量每年遞增8%,集裝箱每年遞增10%。 ????投入300億元,再造一個青島港 ????在藍色經濟區建設中,重大項目將起到重要的引領和推動作用,這也是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建設的有力載體和支撐。在青島市“十二五”規劃中明確提出了具體投資區包括董家口港口及臨港產業區等5個功能帶動區。 ????青島港將面向董家口港區、前灣新港區、黃島油港區、青島老港區“四大港區”,完善布局,確保四大港區功能互補、分工合理、組合發展,提升服務的專業化水平。特別是董家口港區,青島港將建成礦石、煤炭、原油為主的大宗散貨集散基地;兼顧件雜貨發展。以此為依托,大力發展臨港工業和物流產業,成為青島港可持續發展的新空間。青島港集團將投入300億元用于董家口港區礦、油、煤等碼頭建設,打造可持續發展的全新空間和關鍵優勢。 ????依靠戰略聯盟,實現可持續發展 ????發展好港口產業,必須走戰略聯盟發展之路。多年來,青島港在發展中不斷轉型升級,特別是在合資合作方面,大力實施國際化強港戰略,著力推進“六大聯盟”:港航、港貨、港港、港貿、港運、港代,在“零負債”經營的情況下,走出了一條合資合作共贏發展的世界強港之路。“十二五”期間,青島港將全面擴大對外開放,打造高層次發展平臺,發揮資本、技術、管理、人本等的最大化效能。積極探索與大礦商、大鋼廠、大加工商、大物流商、大貿易商等上下游企業實施戰略參股,形成緊密的利益共同體,吸引和穩定貨源。加快“走出去”的步伐,依托綜合實力強大、市場信譽度高的大貨主、大船公司等合作伙伴,借船出海,投資國外港口及關聯產業的開發建設和經營管理。加強與煙臺、日照、威海等周邊港口和鄰近的韓國、日本港口的聯系與交流,創新戰略聯盟合作框架,不斷提升服務于半島藍色經濟區建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依靠自主創新,打造“智慧港口” ????藍色經濟區必須是低碳環保型經濟。港口產業要實現由傳統產業向現代產業升級,就必須堅持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大力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十二五”期間,青島港將投入資金1億元用于科研開發,投入資金20億元用于進行設備更新及技術改造,推動港口由規模優勢向技術優勢轉變。 ????充分發揮國家級研究中心、博士后工作站作用,以信息化為依托搶占發展制高點。“十二五”期間,確保每年開發應用軟件成果1000項以上,實現信息資源的共享與增值,加快信息化與工業化的融合,全力打造“智慧港口”。 ????(3月11日 新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