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平涼市崆峒區新民北路一間低矮的出租屋里,余大業(化名)耷拉著腦袋坐在床沿邊,幾度暈厥的妻子癱軟在床上,兩人相顧無言,黯然神傷。床前擺放著幾件機器,夫妻倆平時靠賣餅掙錢,床邊的余大業嘴里喃喃自語:“丫頭沒了,這些東西還有啥用呢?” ????這個月7日上午,在甘肅平涼食物中毒事件中,余大業才20個月大的女兒余小梅最終不治身亡。此外,還有2名出生僅2個月的女嬰相繼死亡。警方調查發現,在死者生前 ????昨日,平涼市緊急處置“4·7”牛奶中毒事件領導小組通報確認,此案為特大投毒案件,犯罪嫌疑人已被公安機關抓獲。 ????[毒奶·回放] ????一瓶牛奶,毀了一個家庭 ????3年前,余大業帶著妻子從老家寧夏彭陽縣來到平涼市,以加工生產大餅為生,女兒余小梅的降生給這個家庭帶來了歡樂,也帶來了勤勞致富的動力。 ????如今,一切改變都始于6日晚的那瓶牛奶。 牛奶下肚,臉發黑身發顫 當天晚上8點40分,馬文選騎著一輛三輪車,拖著兩桶牛奶進了巷子。和往常一樣,馬文選搖了下車鈴,示意周邊訂購他家牛奶的居民取奶。 余大業拿了一張蓋有“馬文選印”的一斤牛奶票走出去,用喝完的飲料瓶裝了兩瓶。對于年幼的余小梅來說,牛奶濃郁的香味一直讓她愛不釋手。隔壁住著余大業內弟一家人,同齡的小女孩上前搶姐姐的牛奶喝卻遭拒絕,只能哭著離開,豈知竟幸運地避過了一場劫難。 余大業訂購馬文選家的牛奶時間并不長,通常是一次性購買20斤奶票,然后憑票取奶。一般馬文選一天送兩次奶,分別是上午8時和晚上9時。在新民北路一帶,馬文選家的牛奶口碑不錯,常年訂戶有上百家。 不過,與往日不同,當小梅喝完牛奶不到10分鐘,突然“哇”的一聲嘔吐不止,同時伴有急促的喘氣。剛開始,余大業以為孩子著涼了,繼而小梅出現臉色發黑、身體顫抖的癥狀,神智也變得模糊起來,這才被緊急送往平涼市第二人民醫院。 家長陸續收到病危書 與此同時,類似余小梅的狀況在許多訂戶家中出現。 36歲的向建仁去年才有了一個女兒,5日剛剛從工作的油田上休假返家看望女兒,甚至還來不及給女兒取名字,只是呼喊小名“彤彤”。6日晚,“彤彤”喝下馬文選那的牛奶后,出現了嚴重的不適反應。 家住天政潤苑小區的李卓(化名)一家7人在食用了同樣的牛奶后均出現中毒癥狀,馬坊村更是有26戶中毒。李卓的母親回憶說,他們一家人連續食用馬文選家的牛奶已有6年半的時間,期間有兩次牛奶出現粘稠和發酸的問題,但食用后并未不適。6日的散裝牛奶,李卓回憶口感時如此描述,奶味有些特別,比平常要更酸且咸。 當余大業趕至第二人民醫院時,急救室已一片繁忙,此后陸續有家長將孩子送來治療。由于人滿為患,不少患者被緊急轉移到平涼市人民醫院。由于不少患兒年幼體弱,情況危急,不少家長收到了“病危通知書”。 孩子沒了,亞硝酸鹽中毒 雖經醫護人員全力搶救,7日上午9時,年幼體弱的余小梅最終沒能挽回生命,花蕾尚未綻放已然凋謝。此后的一個小時內,還有兩名年僅2個月大的女嬰相繼宣告死亡。 這一次集體食物中毒事件在平涼市的歷史上鮮見,平涼市人民醫院以及市第二人民醫院在短短12個小時內收治了39名患者。疾控中心初步調查發現,這些中毒患者均服用了散裝牛奶。 警方迅速將患者的嘔吐物、胃液以及殘余的牛奶,分別送往甘肅省公安廳和平涼市質監局進行鑒定。鑒定確認患者為高濃度亞硝酸鹽中毒。 [毒奶·調查] 至少這一次,散裝奶商有些冤 亞硝酸鹽俗稱工業鹽,是一種廣泛使用的食品添加劑,但人體涉入超過4-6克可引起劇烈腹瀉、慢性中毒,嚴重者可導致死亡。 “違規添加說”被否 危險的亞硝酸鹽何以出現在馬文選銷售的散裝牛奶中,余大業百思不得其解。 受害嬰兒“彤彤”的父親向建仁推斷說,馬文選的奶牛產量在每日15公斤到50公斤不等,必然會出現剩奶,而鮮奶的保質期往往只有數小時,亞硝酸鹽是防腐劑,懷疑“被用作給鮮奶保鮮。” 不過,這一說法遭到國內乳業專家、廣州市奶業協會董事長王丁棉的質疑。王丁棉表示,與牛奶中添加三聚氰胺提升蛋白質含量不同,牛奶中添加亞硝酸亞并不能提升相關數據檢測水平,“馬文選沒有必要這樣做。” 公安定性:系有人投毒 工業園區所在的馬坊村村主任靳樂及多位村民懷疑“馬文選被人陷害甚至有人故意投毒”。 案發后,馬文選被警方帶走調查,其位于工業園區的牛奶場也遭查封和搜查。在工業園區附近居民的指引下,晨報記者找到了馬文選經營的這家牛奶場,場區門口掛著“三友養殖專業戶”的牌子。一名自稱養殖場老板的中年男子確認馬文選承租了養殖場一塊區域養殖奶牛,目前已有16頭奶牛,“從未在養牛場里見過亞硝酸鹽。” 昨日下午,平涼市緊急處置“4·7”牛奶中毒事件領導小組宣傳組通報稱,確認牛奶中檢測出的亞硝酸亞系有人故意投毒。犯罪嫌疑人已被公安機關抓獲。 馬文選疑遭同行報復 平涼市委宣傳部工作人員向晨報記者表示,案情正在進一步偵破中,關于犯罪嫌疑人的投毒細節,公安部門尚未對外披露。 對于這一消息,靳樂顯得非常驚訝,年齡50多歲的馬文選并非本地村民,而為人老實,性格忠厚,深得村民信任。在靳樂想來,這幾年當地鮮奶行業競爭非常激烈,“會不會是同行報復?” 在奶牛場所在的工業園區內有多家食品企業。多名工業園區居民證實,亞硝酸鹽一般在腌肉和制作臘肉時使用,但都是微量使用,在平涼的一些五金店可以隨意買到。 [毒奶·反思] 散裝奶失監管禍根早已埋下 與以往牛奶制成品出現食品安全問題不同,此次引發集體中毒事件的牛奶均為散裝鮮牛奶。按規定,國家明令禁止銷售散裝奶,但晨報記者在平涼采訪時發現,當地散裝奶銷售異常火爆,多家牛奶場從事新鮮散裝奶銷售。 甘肅省乳品行業協會秘書長秦小銀認為,按照我國《乳與乳制品衛生管理辦法規定》,生牛奶禁止上市銷售,目的是防止人畜共患傳染病,以及其他有害物質對牛奶的污染。 盡管如此,散裝奶卻頗受平涼市民歡迎。李卓一家食用馬文選提供的牛奶已經長達6年半的時間。在李卓看來,如今當地市民的經濟收入有了較大提高,不少家庭為老人和孩子購買牛奶從而補充營養。 李卓表示,與超市銷售的奶制品相比,自制奶顯得更加新鮮,而且價格比較低廉。馬文選銷售的鮮奶價格為1斤2.5元,而超市售價1斤在10元以上。 向建仁介紹,散裝奶銷售在當地非常火爆,因為甘肅是全國六大牧區之一,市民大多有喝動物奶的習慣。此外,三聚氰胺問題出現后,當地人更青睞食用自制奶。多名患者反映,在自己小區的門口貼著許多銷售鮮奶的小廣告。 中毒事件發生后,當地政府對該市奶牛養殖企業、養殖戶以及配送站進行緊急排查,散裝奶一夜之間消失。此時,李卓才意識到,“既然國家明令禁止,為何這么多年一直都沒有監管呢? ” 對于食品監管部門的監管問題,崆峒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局長薛玉林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今年3月初,他們對轄區進行了一次問題奶制飲品的清查清剿行動,截至目前,未發現餐飲企業使用生鮮奶,也未發現問題乳制品,該項工作目前仍在繼續進行,行動的重點是幼兒園和學校食堂。 盡管如此,導致3名嬰幼兒喪生、39人入院的亞硝酸鹽牛奶中毒事件還是發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