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經濟學家認為,對外開放既是經濟改革的重要推動力量,同時也是經濟改革的有機組成部分。從引入國外資源到引入市場經濟制度的轉變,不僅形成了我國歷史上從未有過的全方位開放格局,而且為經濟體制市場化改革造就了不可逆的歷史趨勢。而更為深遠的意義是,中國開始以更加自信和開放的姿態,迎來了平穩快速發展。 1984年,第23屆夏季奧運會在美國洛杉磯舉辦,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第一次正式 改革開放的偉大創舉,使我國經濟建設得以迅速發展。到1987年,國民收入達到9153億元,工業總產值達到13780億元,社會商品零售總額達到5820億元,均達到1983年的兩倍,而對外貿易量、吸引外資金額更是增長超過3倍,城鄉人均收入也增長了兩到三倍。 改革開放的成功得到了國外學者的高度評價。美國洛杉磯太平洋國際政治研究所研究人員齊邁克稱:“中國共產黨的決策客觀上給中國和世界帶來了巨大變化,極大地改善了中國人民的生活,僅憑這一點,我就要給中國共產黨打一個高分?!彼J為,中國改革之所以成功,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富有智慧的中國人民不斷突破禁區,并把一系列重大措施付諸實施。 這是中國當代經濟史上風云激蕩的時期,這是中國改革開放艱難發軔的年代,由此,中國社會開啟了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到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的偉大歷史轉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