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6月16日,武警總隊醫院,護士正在幫江老太清理身上的蟲子。 兩年前,家住南岸區的劉先生將自己癱瘓的老母親江素芳送到敬老院,本希望母親能在里面生活得舒適,沒想到三天前接到護工的電話,母親身上竟然爬滿了蛆蟲。昨日,記者在南岸武警總隊醫院看到,兩個護士一直守在病床前為江素芳“捉蟲”。醫生分析,是因為在敬老院里受到的照顧不周才出現這樣的情況。 6月14日中午,彈子石“個個樂 “我當時摸到一些黏糊糊的東西。”陳女士說,她將手伸出來后,竟然發現手上粘著兩條乳白色帶黑頭的蛆蟲。“我當時嚇得頭皮都發麻了,趕緊給她的兒子打了電話。”陳女士說。 江素芳的兒子劉先生趕到敬老院后,兩人一起將江素芳的睡衣脫掉,發現江素芳身體多個部位包括背部、臀部都有蛆蟲。劉先生揭開母親的枕頭,發現下面同樣有小蛆蟲在爬動。 “連媽媽的耳朵里都有。”劉先生說,他立刻撥打了120把母親送往附近的武警總隊醫院。 昨日,記者來到武警總隊醫院。呼吸內科病房里,江素芳蓋著棉被、戴著呼吸機躺在床上,她還處于昏迷狀態。 “老人根本就不是長胖了,而是太多的蟲子把身體撐得腫脹了。”昨日,護士長向記者介紹當時的情景,“病人全身都有(蛆蟲),我們三個護士給她擦洗了身體,并進行了消毒。” 江素芳的主治醫生胡主任檢查后分析,老人身上的蛆蟲有些已經長得很大了,“估計十多天前病人身上就有(蛆蟲)了”。 目前,經過治療,江素芳體表已沒有蛆蟲,但是耳朵里面每天還會不時爬出來幾條。因蛆蟲生長在耳內,不易清除,護士只好每天早上守在病床前用“筷子”為江素芳“捉蟲”。 醫生老人癱瘓在床翻身不及時致細菌感染 “病人現在昏迷感覺不到疼痛,如果是清醒狀態,那蛆蟲蠶食身體是很痛苦的。”其主治醫生胡主任分析說,江素芳因為癱瘓在床,后背長滿了褥瘡,在敬老院里因為照顧不周,“可能時常得不到翻身,”所以造成背部有骨頭的地方病變,產生細菌,然后生成蛆蟲。 “耳部是因為蒼蠅叮過產生細菌,加上天氣太熱,病菌感染,所以蟲子在病人耳道里安了家。”胡主任說,癱瘓病人應經常翻身,保持衛生。“但這種身上長了這么多蛆蟲的情況我還是第一次遇見。”胡主任說。 ????目前,經過醫生診斷,江素芳肺部感染、呼吸器官衰竭,并伴有腦梗阻和腦血栓,加上背部的褥瘡,隨時都有生命危險。 ????兒子平時工作忙碌以為護工會照顧好母親 ????昨日,江素芳的兒子劉先生說,之前母親一直都和自己住在一起。兩年前母親癱瘓在床,因為考慮到家里比較狹窄,自己和妻子每天工作又很忙,所以才將母親托管在家附近的“個個樂”敬老院。“本以為離家里近一些自己可以經常過去照看。”劉先生說,每個月他都要付1400元的看管費。 ????“我基本上每個星期都要去看母親兩次,我開始還覺得護工及時喂她吃飯,照顧得很好。”劉先生說,自己平時工作非常忙碌,所以在敬老院里停留的時間并不多,每次都是看看母親就離開。“是我太信賴護工了。”昨日,劉先生后悔莫及。他表示,當時只與敬老院辦了入住手續,并未簽訂相關協議,現在不知道怎么討說法。 護工自己覺得委屈一人要照顧十幾位老人 對此,護工陳女士覺得很委屈。“我每天都按時喂她吃飯,我每天也幫她翻身兩次呀,還幫她洗手腳,怎么身上還會長蟲子呢?”陳女士說,自己對護理知識了解得并不是很多,但是因為自認為手腳勤快,她還以為將江素芳照顧得很周全。 昨日,記者來到彈子石的“個個樂”敬老院,發現這個敬老院占據了兩層樓,乍一看和家庭旅館沒有區別,有近40個老人住在里面。而陳女士要照顧整個一樓的十幾位老人。 “事實上,癱瘓老人應該每半個小時左右翻身一次,夏天這樣的天氣應該每天全方位擦洗身體至少一次。像陳女士這樣做,根本就不能細致照顧好老人。”昨日,江素芳的主治醫生胡主任說。 昨日,敬老院的老板給記者展示了他們的營業執照和手續,并承認他們是私營敬老院。但是老板拒絕透露更多信息。 民政局 老人進敬老院 家屬需和院方簽訂協議 昨日,記者咨詢了南岸區民政局。專門負責老年人權益保護工作的胡主任介紹說,我市目前有很多私人開設的老人療養院,他們在護理和管理方面都不是非常規范,而目前我市還沒有相關法律對其約束。 胡主任建議,家屬在決定送老人去敬老院時,應盡量選擇正規的、公益性質的敬老院。在老人入住敬老院時,家屬需要和院方簽訂協議,如果需要特殊的照料則需簽訂補充協議,如果日后出現問題,要根據簽訂的協議進行協商處理。對一些民辦養老機構,民政局會對其進行監督和指導,保障養老院的環境符合衛生條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