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六)加強慈善文化建設 繼承和發揚中國優秀傳統慈善文化,吸收國際先進的慈善理念和管理方式,建立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統一,與人道主義精神、現代財富觀、社會責任觀等相融合的現代慈善文化體系;將慈善文化建設納入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大力營造扶貧濟困、誠信友愛、互幫互助、奉獻社會的良好風尚,通過報刊、廣播、電視、網絡,大力宣傳慈善知識和慈善人物的先進事跡,積極推動 四、加強對慈善事業發展的組織協調 (一)完善組織協調機制 各地要認真貫徹落實《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二五規劃綱要》,加大對慈善事業發展的支持力度。推動建立政府有關部門的協調機制,明確責任,對慈善組織在運作監督、社會動員、購買服務、稅收優惠等方面協作支持。建立政府部門與公益慈善組織之間的協調機制和公益慈善組織間的協作機制,形成政府協調機制與行業協作機制互補,政府行政功能與行業自治功能互動,政府管理與行業自律有機結合的慈善組織管理格局。 (二)切實履行民政部門職責 各級民政部門要建立健全慈善工作服務管理機構,完善指導、服務、協調和監管機制,切實發揮組織協調職責,推動有關政策的制定與落實,為慈善事業發展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提供規范、高效、優質的服務。繼續推動政府轉變職能,委托公益慈善組織承辦具體事務,為公益慈善組織發揮作用創造更大空間。加強對公益慈善理論的研究,充分發揮專家學者的作用,不斷總結推廣公益慈善事業發展經驗,積極借鑒國際社會發展公益慈善事業的先進理念和經驗,促進公益慈善組織加快發展,努力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慈善事業發展路徑。 (三)加強對《指導綱要》落實的檢查評估 各地要參照《中國慈善事業發展指導綱要(2011-2015年)》要求,結合本地實際,制定具體實施方案和年度目標,細化工作任務,明確責任單位,切實抓好落實。要將慈善事業發展的關鍵指標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及時檢查和評估綱要實施情況,對于落實過程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要及時分析研究,切實采取有力措施推動解決。各地各方面公益慈善組織要切實加強自身建設,進一步規范募捐行為,正確使用善款善物,廣泛開展慈善活動,不斷創新慈善活動的內容和形式,自覺接受社會監督,不斷提高社會公信力,不斷增強服務社會的能力,為加快推進慈善事業發展做出應有貢獻。 |
上一篇:起草發展綱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