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內交通擁堵影響患者就醫
不少車主指出,青醫附院實行新規,限定進入醫院的車輛數量是堵車原因之一。
記者注意到,在醫院門口設置了電子門,進出醫院的車輛都必須打卡,只有當院內車輛出來后才放車輛進入,嚴格執行“出一進一”。“我們這樣做也是規范院內停車秩序,給患者創造一個安靜有序的就醫環境。”青醫附院保衛科有關負責人介紹說,院內停車位有限,但是每天到醫院就醫或探視的
車輛特別多,常常造成院內交通擁堵,有的車主拼命按喇叭,爭搶空地停車,造成院內秩序混亂,常常出現急救車被堵,進不來出不去,耽誤救治患者,無奈之下他們制定了這一新規。
這名負責人提醒說,到醫院探視病人盡量少開私家車,如果開車來最好提前找停車位停下,減少交通擁堵。此外,青醫附院東部院區的醫療條件也不差,市民也可以選擇到分院就醫。
看病路上整整走了兩小時
“進入7月份以來,這個地方從早堵到晚,根本就沒什么高峰低峰的,從這個周一開始堵得格外嚴重。”昨日上午11時左右,記者再次返回該處,盡管過了上班高峰,但是擁堵狀況絲毫未減,賣報人黃師傅告訴記者,橋隧開通后,這邊車流就增加了,而且到了周一周二,到醫院看病的、出院的格外多,所以車也就堵得厲害。
記者站在醫院門口的五岔口處看到,江蘇路上車流密集,向右行駛的車輛和直行的車形成了交叉,車輛通行速度非常緩慢,直行的車幾乎不動,當40多秒的綠燈變換后,僅僅有20多輛車通過。記者注意到此處公交車站共有5條線路經過,因為公交車半天不到,乘客們都伸長了脖子等待。由于右側車道被占據,公交車根本沒法變道靠攏進站,只能在交警指揮協調下,靠左側停車上下客。
醫院門口的花壇前也是車流涌動,車主見到空處就停車,周邊人行道停滿了車。記者注意到從醫院出來拐向平原路的路口上,一輛本地牌照的轎車不偏不倚地停在路口上,使得本不寬敞的馬路更加狹窄,僅容單方向車通過,交警見狀趕緊疏導,并通知相關部門來拖車。
“我從四方到這里看病,整整走了兩個小時。”家住杭州路的車主王先生告訴記者,早上不到9點就駕車出門了,剛從快速路拐上來就堵了,從天帝山城走到醫院用了半個小時,到了這里,醫院還限制車輛進入,只能等在外面了。
交警畫出周邊停車圖
“江蘇路路段堵車問題由來已久,最近這段時間堵得尤其嚴重,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市南交警大隊梁警官介紹說,江蘇路屬于交通主干道,車流量比較大,但是路口處有五六個不同的分岔口,非常不規則,路窄又彎,通行能力本身就低,容易造成堵塞,最近橋隧開通后,從膠寧高架路上過來的車輛也增多了,現在又是旅游旺季,車流量一直居高不下,而青醫附院又實行新規定,限定了進入的車輛,一些右拐車輛只能排隊等候,導致直行車輛通行力下降。
梁警官建議開私家車來就醫的到周邊路段停車,平原路、觀象一路、龍山路等多處都有停車位,盡量避免集中到醫院內停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