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青島地鐵萬年泉路站現雛形
青島地鐵萬年泉路站現雛形 早報訊 自去年6月份,青島地鐵3號線全面開工建設以來,各項施工在穩步推進。昨日,記者來到由中鐵十六局承建的3號線土建11標探訪發現,開工一年后,萬年泉路車站雛形初現。據悉,由于施工現場屬富水層且需穿越建筑物和李村河,施工難度較大。為確保安全,他們在已開挖的車站施工現場設置了300多個沉降點,隨時記錄數據,以便提早判斷地質變化, 隨時啟動抽水泵排水 今年汛期,島城降雨天數較往年明顯偏多,給地鐵施工帶來了較大挑戰,“這一段地質比較特殊,即使不是汛期,地下開挖1.5米就開始出水了。”昨天上午,中鐵十六局相關負責人潘同斌告訴記者,萬年泉路車站和萬年泉至李村區間,全部處在規劃的李滄商貿圈中,施工中涉及到的建筑物、管線比較多,爆破地質條件與爆破作業環境差,施工難度大。潘同斌說,該區段土壤含水量豐富,同時還要穿越李村河,所以在施工時他們格外注意安全,一旦有水滲出立即啟動水泵,隨時排水,保證施工順利進行。 設300多個沉降監測點 在潘同斌的帶領下,記者來到了萬年泉路站施工現場。今年4月記者到此采訪時,工作人員還在開挖豎井,而現在車站雛形已現,兩層站臺的輪廓初現,簡易的樓梯已建成。潘同斌介紹說,這個車站總共要挖三層,目前已經挖好了兩層,還要往下面再挖一層。 順著樓梯下行,記者注意到在隧道內每隔一段距離都掛著一張小紙片。“那是沉降監測點,用來檢驗土壤下降情況的。”現場施工人員告訴記者,目前施工現場設了300多個沉降監測點,采用水準測試儀進行測試,詳細記錄各個點位的數據情況,一旦發現異常,就可以提前做出預報和防范。在采訪時,記者注意到幾名工人正在隧道石壁上“拉網”布線,由于光線比較暗,有人在一旁開著手電筒照明。“他們在安裝雷管,進行爆破打眼。”有關負責人介紹說,這是在準備開挖車站進口處的橫洞,得先用雷管炸開才行。工作人員說,由于地質條件復雜,目前他們一天只能放一次炮,“今天共使用了60斤炸藥,卻打了80多個眼。爆炸是分段的,每個段別是50毫秒,因為間隔短,是感覺不出來的,但是正因為這小小的間隔,就可以減少震動和噪音。” 萬年泉路站有仨出入口 潘同斌介紹說,萬年泉路站1號臨時豎井已開挖完成,風道1號、3號導洞開挖完成,2號導洞開挖完成26米,4號導洞開挖完成22米。萬年泉路站2號風井已開挖完成,目前正在進行風道豎井襯砌施工。萬年泉路站到李村站區間豎井及橫通道已開挖完成,目前正在正線施工,隧道右線大里程進尺22米,小里程進尺18米。 地鐵3號線萬年泉路車站總長200.6米,站臺寬度10米,共設3座出入口、1座消防專用口與兩座風亭,其中1號出入口為遠期預留,車站主體采用雙側壁導坑法施工。同時,李村站至萬年泉路站區間全長1085.65米。(記者 吳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