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島新聞網10月9日訊 近日,記者隨青島環保世紀行采訪團,來到了嶗山王哥莊,針對嶗山區小流域治理及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工作進行了集中采訪活動。怎樣解決生豬飼養污染問題?如何保持嶗山城區內的李村河、張村河河流水質清潔?帶著疑問,進行實地調查和采訪。 設立禁養區 嚴把源頭污染 據了解,為了控制養殖污染,嶗山區政府在轄區中韓、沙子口、北宅三個街道設立了禁止養殖大型牲畜區域,在王哥莊街道設立了限養區,大量的生豬被遷往王哥莊飼養,保證了張村河上游的水質達到了環保要求。 據環保部門統計,一個500頭以上的生豬養殖場每天要排放3噸的污染物,相當于上千人的生活污水排放量。如此龐大的污染物未經處理直接排放造成的城鄉內河水域、水體污染和海域水體富營養化日趨嚴重,已成為污染生態環境的一個突出問題。 從2008年開始,嶗山區政府為改善河道水質,投資了上百萬元對張村河周邊的養豬業戶進行遷移補償。在張村河上游的禁止養殖區域內,大約有近萬頭生豬強制轉移養殖場地。今年,沙子口街道投資了90萬元對養豬業戶進行了遷移補償,恢復了黃家河、小河東景區美麗的環境。 嚴格按照食品安全標準養殖 生豬轉場并不意味著在新的養殖地排放污染物,特別是在王哥莊限養區,生豬養殖業戶必須達到環保要求才能開展養殖業務。 走進占地50畝地的嶗山區王哥莊街道辦事處的青島仁逸畜牧養殖有限公司生態養豬場,一進辦公室就被墻上懸掛的超大監視屏所吸引。“我們在豬舍的每個角落都安裝了攝像頭,只要通過這個大屏幕,就能看到養殖場的每個角落,監控整個養殖過程?!?養豬場場長聶仁軍告訴記者,“我們的養殖場按照食品安全標準養殖,實行養殖區全部無菌化,外人是不能隨便進入的,工作人員進入養殖區都必須先經過嚴格的全身消毒后才能進入?!?/p> 通大屏幕可以看到,生態養豬場改變了以往混養的情況,每頭生豬從飼養到生育都享有自己的一個單間和床位,養殖區的無菌化管理讓豬舍更加潔凈,豬肉也就更加安全?!拔覀兦謇碡i圈嚴格按照防疫程序,每星期對豬舍進行兩次全方位消毒、熏蒸,清水沖洗?!甭櫲受姺浅W院赖卣f,“從去年年底開始養豬到現在,我們養豬場沒有一頭豬出現生病的情況?!?/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