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孩子走出校門便將綠領巾摘下拿在手中本報記者 張杰 攝
一個孩子坐上家人的自行車,便將綠領巾摘下來 本報記者 張杰攝
學校:為激勵上進,并非歧視
“確實沒想到,家長會對綠領巾有意見。”昨日,該校馮老師說,設計綠領巾的初衷是對孩子加強教育培養,參考了外地一些學校的做法,也考慮到一些家長的特殊要求,并非有意區分好學生和差學生。
馮老師解釋,一年級學生不是全部同時加入少先隊,一般分成兩個學期完成。優秀上進的孩子肯定屬于第一批,學習、思想品德表現稍差的學生沒有紅領巾,一些家長曾提出孩子回家不高興,希望老師能考慮其他變通方法幫助教育。“綠領巾的含義,就是告訴他加油努力,下次爭取戴上紅領巾。”
據介紹,學校委托制作紅領巾的廠家,設計了同樣大小的綠領巾,10月14日發放給沒有入隊的學生。學校九十多名一年級學生中,約有一半人都佩戴綠領巾。學校相關負責人稱,作為一種教育探索,這種做法還沒給上級部門匯報過,學校把這部分學生稱為“苗苗少先隊”作為預備培養,對佩戴綠領巾的要求和紅領巾一樣。如果有家長覺得不合適,老師可以考慮和家長協商尋找妥善的解決辦法,不給孩子造成影響。
綠領巾不符合規定外地做法已被叫停
得知學校讓小學生佩戴綠領巾的嘗試,省少工委工作人員說,《中國少年先鋒隊隊章》中并沒有“綠領巾”的規定。“我們不支持學校這種做法,佩戴綠領巾不符合全國少工委有關規定。”相關負責人介紹,少先隊作為全國性少年兒童群眾組織,重要標志上有統一規范。
據了解,上海、北京、武漢一些地方也曾出現過“綠領巾”,作為少先隊員預備期的教育形式。但紅領巾有其特定含義,兩者本來不是同一事物,這些做法已經被叫停。
據媒體報道,共青團中央2004年已開始在全國追查“變色紅領巾”。
一些孩子胸前的綠領巾在人群中顯得格外扎眼本報記者張杰攝
《中國少年先鋒隊隊章》
摘錄
第六條:中國少年先鋒隊的標志:紅領巾。它代表紅旗的一角,是革命先烈的鮮血染成。每個隊員都應該佩戴它和愛護它,為它增添新的榮譽。
第十條:凡是7周歲到14周歲的少年兒童,愿意參加少先隊,愿意遵守隊章的,向學校少先隊組織提出申請,經批準,就可成為隊員。
出發點是為激勵孩子客觀上變相劃了等次
西安市教育學會會長許建國認為,佩戴紅領巾是一項嚴肅神圣的行為,盡管佩戴綠領巾的出發點是激勵孩子成長,但紅領巾、綠領巾都在校園內出現,不利于孩子對紅領巾的認知與尊重。綠領巾雖不是差生的標識,客觀上已變相給孩子劃分了等次,這容易讓孩子幼小的心靈產生自卑感,不利于心理健康。(記者 宋飛鴻 視頻記者 李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