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快開門,配合檢查,不要藏在里面了,我們知道有人在。 ”昨天,記者從青島質監部門了解到,即墨市質監局近日根據群眾舉報,會同即墨市公安局組成聯合執法小組,查處了一家無證生產老酒的加工點,扣押了8000余瓶“即墨老酒”。經初步調查,該加工點涉嫌勾兌,生產的自有品牌“老即墨酒”和“老酒”的質量無法保證。 遭遇 工人警惕性高不愿開門 老酒加工點位于即墨市普東鎮任家屯村,質監人員先行敲 現場 沒有釀酒設備全靠勾兌 這處廠房面積約60平方米,在檢查現場,執法人員發現生產車間內,有三名工人正在包裝捆扎老酒,操作臺存放標簽一宗,旁邊有4個鐵桶盛裝的散裝老酒和1桶食品添加劑 “焦糖色”,車間兩側存放著60瓶成品老酒,以及包裝好的成捆老酒8360瓶;清洗車間堆放著待清洗的空瓶子。檢查現場未發現釀酒設備,僅有灌裝機、壓蓋機各一臺。 “沒有釀酒設備,我們懷疑老酒是勾兌的,可能里面有原酒,也可能完全是自己調的配料。 ”執法人員分析說,焦糖色倒是可以適量添加進即墨老酒里,不過對于現場生產的老酒成分,已經抽樣送即墨質檢所檢驗了,很快就會出來結果。記者了解到,市質監局前期對本市酒類生產企業的黃酒進行監督抽查時發現,我市有兩批次黃酒存在非糖固形物、總糖等理化指標不達標等問題。 執法 無證生產老酒全部扣押 現場查獲了兩種即墨老酒的牌子,一種是“老即墨酒”,一種是“老酒”,都是老板自己家的品牌,沒有涉嫌冒充知名商標。執法人員介紹說,即墨老酒已有上百年歷史,以前說到黃酒,能代表南方的是紹興花雕酒,代表北方的就是即墨老酒,但近年來,由于個別小作坊產出的黃酒品質不好,產品質量也沒有保證,導致即墨老酒這個品牌受到了一定的影響。執法人員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對壓蓋機等涉案物品進行了扣押,對灌裝機進行了封存,目前正著手對老酒的流向展開調查。 “根據相關規定,貨值不到一萬元的,罰款兩千到五萬元。貨值大于一萬元的,將處以貨值的5到10倍罰款。 ”截至記者發稿時,該工廠的老板還未到質監部門接受進一步調查,執法人員將依法對其作出嚴厲處罰。 支招 鑒別真假老酒有三招 執法人員介紹說,鑒別老酒的真偽有三個小竅門:一是商標,正宗瓶裝產品的商標為機器貼標,商標平整,而假冒產品為手工貼標,包裝標識粗糙不平整;二是生產日期與流水號,正宗產品瓶蓋的生產日期和流水號上面的字不一樣,假冒產品生產日期和流水號上面的字是一致的;三是酒體,正宗產品的酒體對著陽光時紅褐透明,假冒產品為色素勾兌,一般不透明,色澤不夠自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