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7月29日,復檢結束后,陳彬到貴醫安順醫院再次進行“血常規”化驗,結果顯示“白細胞數目”為4.26,處于正常范圍之內。 在看到《中國青年報》關于宋江明的報道后,陳彬聯想到了自己的驗血經歷。 這個今年從貴州財經學院畢業的小伙子,今年4月參加了2011年貴州省統一面向社會公開招考公務員考試,報考職位是安順市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縣大營鄉人民政府經濟發展辦公室工作人員。該職位計劃招考1人。 讓筆試第一名、面試第二名、總成績第一名的他沒想到的是,在安順市人民醫院進行了一次體檢和一次復檢后,因為“白細胞數目偏低”,他被告知不能被錄用。 和參加山西省公務員考錄的長治籍考生宋江明相同的是,陳彬以個人名義在安順市人民醫院和其他不同醫院的至少5次驗血結果顯示,參加公務員招錄體檢出現異常的那項指標正常。 陳彬想知道,究竟是自己的身體出了問題,還是體檢報告有問題,“誰能解釋這些不同的化驗結果?” 體檢的問題出在“血常規”上 筆試157.2分,排名第一;面試74.6分,排名第二;總成績排名第一。 這是讓陳彬感到自豪的成績。對于曾經高考落榜外出打工,又憑借毅力重新考上大學的他來說,這樣的成績是最好的大學畢業禮物。 為了留作一輩子的紀念,陳彬把準考證珍藏起來。準考證上的筆試日期定格在“2011年4月24日”。 陳彬記得,體檢的日子是7月22日,在這之前一周,為了確認自己的身體狀況,陳彬到老家的安順市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人民醫院進行了“B超”、“血常規”和“肝功能”化驗。 “縣醫院內科醫生看了化驗單后告訴我,我這身體參加公務員體檢沒問題。”信心滿滿的陳彬7月22日準時趕到集合地點——此次考試指定的安順市人民醫院進行體檢。 5天以后,陳彬在網上查到了體檢合格名單和需要參加復檢的名單。令他感到意外的是,他看到自己的名字在需要參加復檢的名單上。 當天下午,陳彬接到了安順市招考辦一名女性工作人員的電話。在約1分鐘的通話過程中,該工作人員告訴陳彬,他需要參加7月29日的復檢。對于陳彬提出的自己到底哪項指標不合格的疑問,工作人員表示,工作紀律嚴格,自己并不清楚。 7月29日,在到達安順市人民醫院體檢中心后,陳彬和另外幾名考生被分在一個小組。陳彬曾試探性地問了在場的安順市招考辦的工作人員,“到底復查哪一項?”他得到的答復依然是“工作紀律嚴格,不清楚”。 不過,一個小細節透露了玄機:一名醫生對陳彬所在的小組說,你們可以喝點水。一早起床就沒敢喝水的陳彬趕緊喝了兩大杯水。隨后,他和同組的考生被安排去抽血。 “抽血不是不能喝水嗎?”陳彬問身邊的工作人員。他聽見一名醫生的答復是:你們小組只化驗“血常規”,喝點水不影響。 陳彬由此知道,自己體檢的問題出在“血常規”上。 同一根血管,前后間隔半個小時,結論不同 陳彬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復檢抽血時,自己手里拿著身份證,抽血完成后,自己按照要求把身份證遞給了抽血的醫生,醫生又把身份證遞給了身旁的工作人員。 “工作人員好像是安順市招考辦的,也可能是紀委的吧。”陳彬回憶說。復檢結束后,身份證統一發還給了大家。 走出安順市人民醫院,陳彬并沒有馬上回家。他攔了一輛出租車直奔貴醫安順醫院——貴陽醫學院附屬醫院的網站資料顯示,這是一家由貴陽醫學院附屬醫院與安順紅十字醫院共同創辦的二級綜合醫院。 “同一條胳膊、同一根血管,兩個針眼相距不到5厘米。”陳彬在貴醫安順醫院再次進行了“血常規”化驗,“沒想過要在不同的醫院驗證什么,就是單純想早點知道血檢結果。” 十幾分鐘后,他看到了檢驗報告。中國青年報記者在這份檢驗報告上看到,陳彬的血樣送檢時間是7月29日10時30分,檢驗時間是10時33分,報告打印時間是10時34分。 這份報告共涉及“白細胞數目”、“中性粒細胞數目”等23項檢驗結果,其中“平均血小板體積”、“血小板分布寬度”兩項指標高于“參考范圍”,包括“白細胞數目”在內的其余21項檢驗結果均為正常。 檢驗報告同時寫明檢驗者:吳秀桃,審核者:××勇(××處為字跡潦草不清——記者注)。 門診醫生對這份檢驗報告“肯定沒問題”的說法,讓陳彬如釋重負,他估計,很快就能接到體檢合格的通知了。 大約在復檢結束兩周后,陳彬再次接到了安順市招考辦一名女性工作人員的電話。 “她說根據復檢結果,我不符合標準,沒有通過體檢。”陳彬說,自己一下子就急了,馬上追問“自己是哪一項不符合標準”。 對方的回答是:白細胞數目偏低。 “我自己做過檢驗,是正常的啊。”陳彬表達了異議。 他只記得對方的回答是公務員錄用只承認指定醫院組織的體檢結果,對于陳彬的一連串疑問,這位女工作人員均表示自己管不了,也無法給出什么解釋。 陳彬找出7月29日貴醫安順醫院出具的血常規檢驗報告,“白細胞數目”的檢查結果是4.26,正常的參考范圍是4.00~10.00,在正常范圍內。 他怎么都無法想通,同一條胳膊、同一根血管抽出來的血,前后間隔最多半個小時,怎么會得出不同的結論? 身體到底有沒有問題 在接下來的日子里,陳彬至少又在3家醫院進行了4次“血常規”化驗,每次化驗的結果,“白細胞數目”都在正常范圍內,這其中還包括8月20日在安順市人民醫院門診部進行的“血常規”化驗,“白細胞數目”的檢查結果是4.7。 陳彬曾經向醫生咨詢,通過什么治療讓白細胞數目更多一些,被醫生斥責“沒病找病”。 他向自己的大學輔導員老師求助。老師給他的建議是保持冷靜,可以到當地的信訪辦上訪。不過,老師還提醒他,“一旦走上訪的路,政治前途可能就沒了。” 此外,陳彬還通過電話向貴州省紀委反映自己的情況,貴州省紀委的答復是,可以使用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把政府告上法庭,我可真沒有那個勇氣。”陳彬說。 讓陳彬感到更疑惑的是,他8月參加過一次當地的事業單位考試,筆試成績第4名,面試成績第1名,到體檢時又因為“白細胞數目”不合格被刷下來。 在此期間,陳彬自稱不下10次進醫院體檢,每次“白細胞數目”都正常。 他10月通過大學生村官的考試以后,招考部門組織的體檢結果顯示,一切正常。 “自己體檢結果正常,公務員和事業單位考試組織的體檢不正常,村官考試的體檢又正常。”陳彬說,自己很苦惱,短短幾個月內,體檢結果有時正常有時不正常,“我的身體到底有沒有問題?” 陳彬自嘲,可能今年跟公務員無緣吧,明年也許就有緣了。 陳彬說,現在不敢猜測是不是有人造假,自己已經決定好好干大學生村官的工作,唯一就是想知道為什么這么多次的體檢結果都不同。 相關部門公開回應 11月26日,在安順市人民醫院紀委工作人員的陪同下,醫院預防保健科科長徐磊接受了中國青年報記者的采訪。 徐磊說,安順市人民醫院的體檢嚴格按照公務員體檢操作手冊執行。體檢之前,安順市招考辦會對每個考生進行編號,在整個體檢過程中,醫院的醫生不知道考生和編號之間的對應關系。采集血樣時,有安順市紀委的工作人員在場監督,體檢報告絕對不可能被篡改,“這是組織紀律。” 對于陳彬個人體檢和公務員考試體檢結果差別較大,徐磊說,個人去體檢是個人行為,與醫院無關。從組織程序上說,沒有任何組織委派的人知曉和參與,不知道他自己進行的體檢是否真實客觀,醫院對此不好做評價。 對于考生反映的在采血現場通過醫生傳遞身份證的問題,徐磊反復強調,自己的答復就是,這個事情要跟紀委聯系,醫院參與體檢的工作人員都沒有拿過考生的身份證。 對于“白細胞數目”會不會在短期內波動較大,徐磊表示,這個問題不好答復,自己也不太清楚。 徐磊同時表示,考生的體檢報告出來以后,安順市招考辦工作人員在安順市紀委工作人員的監督下,直接到醫院體檢中心收走了,從7月29日復檢以后,醫院從來沒接到過體檢結果遭到質疑的信息反饋。 11月26日,在安順市人民政府網站上,安順市公務員招考辦發出了一則《關于陳彬考生反映體檢問題的情況說明》(以下簡稱《說明》)。 《說明》寫道:按照《貴州省2011年省、市、縣、鄉四級機關統一面向社會公開招考公務員簡章》規定,體檢在具有資質的安順市人民醫院體檢中心進行,由安順市紀委派出紀檢監督人員進行全程監督。操作程序及標準嚴格按照國家和省的有關體檢規定執行。7月22日體檢,陳彬考生有關體檢指標不符合規定,7月29日復檢,陳彬考生的相關體檢指標仍不符合規定,安順市人民醫院體檢中心于8月2日做出“本次體檢不合格”的體檢結論。體檢復查結束后,在體檢結果公告前,安順市公務員招考辦將體檢結果通過電話方式告知陳彬。體檢結果公示至今,市紀委和市公務員招考辦均未接到陳彬考生的反映。 《說明》還寫道,目前,未發現在體檢過程中有違紀違規行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