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青島新聞網12月1日訊 作業多,沒空玩、睡不足……今年10月,網友在青青島社區發出的兩個帖子《初中生作業晚十點寫不完,很多學生這樣,怎么解決?》、《一位母親的呼喚,救救我們的孩子吧,別再麻木了》引起了網友熱議, 初中生課業負擔到底有多重?就這一市民關注的問題,青島新聞網展開網上調查,迄今共有5500多人參與,其中78.29%的網友認為孩子作業負擔過重或較重;91.28%的網友表示孩子很少有時間玩,甚至根本沒時間玩。青島新聞網推出系列報道,深入調查中小學生課業壓力的根源,積極探究解決辦法。 本網的調查顯示,相對于孩子的成績,有七成家長更關注孩子的身心健康。畢竟,健康是一切成就的基礎。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我們不能無所作為。
教育的偉大目標不只是裝飾而是訓練心靈,使具備有用的能力,而非填塞前人經驗的累積。 ——(美)愛德華茲 呼吁篇: 一位母親的真情呼喚 引來30萬網民共鳴 2011年10月19日,網友“心花爛漫”在青青島社區發帖:“初中生作業晚十點寫不完,很多學生這樣,怎么解決?”貼文一出,一石激起千層浪,吸引了網友廣泛關注,一天內成為社區點擊量最高的帖子,截至目前,點擊量已突破21萬。 2011年11月6日,網友“課外作業”發帖:“一位母親的呼喚,救救我們的孩子吧,別再麻木了”。截至目前,該貼文點擊量30多萬,1000多網友跟帖支持她的倡議,刷新了本網關注度最高熱帖的新紀錄。 “從上初中以來,女兒每天給我的定格就是背影!背影!!——一個永遠趴在寫字臺旁埋頭疾書的背影。”貼文中,網友“課外作業”這樣深情地寫道。她的講述引起了網友的廣泛共鳴。“一位偉大的母親!看著樓主的文章,想著自己上初二的孩子的倦容,我有流淚的沖動!為孩子的辛苦,為做母親的無奈!”“樓主說的太好了,我只有使勁幫頂了,希望這個帖子置頂的時間久一點。”網友這樣跟帖。 網友“課外作業”的一些話,在網絡上輾轉傳播,有些已經成為了網友的流行語: ——18歲以前是孩子們最有活力和可塑造性最強的時間,而我們的教育要做一把剪刀,把孩子們剪成路邊齊刷刷的冬青嗎?殊不知,當這些小樹一旦被剪成冬青時,他們也將永遠失去了成為參天大樹的權力! ——學校的目標始終應當是,當青年人離開學校時,是作為一個和諧的人,而不是作為一個專家。發展獨力思考和獨立創新的一般能力,應當始終放在首位,而不應當把知識放在首位。 ——大家對于課業負擔都麻木了。這種麻木源自弊端重重的教育體制何時從根子上改?源自主管部門的有沒有將現行的減負落到實處? 看完網友“課外作業”的貼文,很多網友感觸頗多。有網友留言,“我女兒也是上初一,作業是小學的好幾倍!放學回家除了吃飯就在寫,寫到十點是最早的,這兩天都要寫到近半夜十二點,太讓人崩潰了!”“現在的孩子確實挺可憐,我覺得有些東西熟了完全可以不用寫,留下時間多讀課外書,或者到外面參加戶外活動,鍛煉身體。” 下一頁:傾訴篇:每天學習超過13小時,孩子喊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