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真人视频网站直播下载,国产男女免费完整视频,亚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精产国品一区二区区别

青島新聞網(wǎng)手機客戶端下載 | 青島天氣 | 更多網(wǎng)上媒體 | 疾病查詢 新聞中心> 國內(nèi)國際 > 正文

雜志公布十大語文差錯 故宮撼字事件居首(圖)

來源:北京晨報 2011-12-22 15:24:19

資料圖

  有“語林啄木鳥”之稱的上海《咬文嚼字》編輯部,21日公布了2011年中國出現(xiàn)頻率最高、覆蓋面最廣的十大常犯語文差錯。這十大語文差錯分別是:

  1

  社會影響最大的語文差錯是:“捍”誤為“撼”。2011年5月,故宮送給北京市公安局的一面錦旗上,把“捍祖國強盛”錯寫成“撼祖國強盛”(見圖),輿論嘩然。語文專家指出,“捍”是保衛(wèi)、防御的意思;“撼”是動、搖動的意

思。雖然讀音相同,但兩個字并不通用。故宮“撼”事,令人遺憾。

  2

  最容易混淆的繁體字是:復/複。2011年是辛亥革命百年,“光復”一詞頻繁現(xiàn)諸媒體報章。電影《辛亥革命》中多次把“光復”誤寫為“光複”。其實,“復”表示還原、恢復;而“複”的本義是“有里子的衣服”,引申指重復。

  3

  出現(xiàn)在媒體上的重大知識差錯是:2011年也是建黨九十周年,但一些媒體把中國共產(chǎn)黨黨徽上的鐮刀與錘頭,誤說成“鐮刀與斧頭”。《中國共產(chǎn)黨章程》規(guī)定:"中國共產(chǎn)黨黨徽為鐮刀和錘頭組成的圖案。"鐮刀代表農(nóng)民階級,錘頭代表工人階級。工人階級和農(nóng)民階級,是共產(chǎn)黨依靠的兩大基本階級。錘頭和鐮刀交叉的圖案,代表工農(nóng)聯(lián)盟。

  4

  災害事故報道中經(jīng)常混淆的詞語是:泄露/泄漏。日本地震引發(fā)核泄漏危機,但媒體在報道這一事件時經(jīng)常將“泄漏”錯寫成“泄露”。語文專家指出,“泄露”的對象一般是機密信息。而“泄漏”則使用較廣,凡是液體、氣體等的漏出,應當使用“泄漏”。

  5

  最容易誤用的稱謂是:村長。媒體在報道當下農(nóng)村新聞時,經(jīng)常把“村主任”誤稱為“村長”。相聲小品中也常說“別把村長不當干部”。這是語言運用中的滯后現(xiàn)象。

  根據(jù)我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規(guī)定,村民委員會是村民自我管理的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由主任、副主任和委員共三至七人組成。其主要領導稱“村民委員會主任”,簡稱“村主任”。

  6

  工程建設中常見的詞語錯誤是:“合龍”誤為“合攏”。2011年7月,杭州錢江三橋發(fā)生部分坍塌事故,不少媒體將事故原因歸結為大橋在施工中“過分強行合攏”。事實上,“合攏”應作“合龍”。傳說天上的龍有吐水的本領,故人們把大壩未合龍時的流水口比作龍口,而把修筑堤壩或橋梁等從兩端施工,最后在中間接合,叫做“合龍”。

  7

  最容易讀錯的金屬元素名稱是:“鉈”。2011年6月,中國礦業(yè)大學發(fā)生學生“鉈中毒”事件,某些電視主持人在播報有關新聞時,把“鉈中毒”讀成了“tuó中毒”。語言專家指出,“鉈”是一個冷僻字,也是多音字。讀tuó時,同秤砣的“砣”;讀tā時,則表示一種元素名稱。

  8

  使用計量單位時常見的錯誤是:把“攝氏度”分開來說成“攝氏”多少“度”,如“攝氏15度”“攝氏20度”。準確的說法應是:“15攝氏度”“20攝氏度”。攝氏度是法定計量單位,不能隨意拆開。

  9

  學生作文中容易出錯的引語是:“一年之計在于春”。“一年之計”容易誤為“一年之季”或“一年之際”。

  10

  街頭商店用字中常見的差錯是:“家具”誤為“家俱”。據(jù)新華社

-

相關鏈接

上一篇:解放軍總參謀部軍訓和兵種部改編成立軍訓部
下一篇:香港豪門再起波瀾 霍英東兩子為遺產(chǎn)翻臉(圖)

相關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集安市| 县级市| 资溪县| 尚义县| 浪卡子县| 玉门市| 红原县| 达拉特旗| 东乡| 垫江县| 康乐县| 蒲城县| 阳信县| 台中市| 天祝| 金阳县| 衡阳县| 南雄市| 柘荣县| 闵行区| 莱阳市| 琼中| 昌平区| 射洪县| 瑞安市| 南华县| 舟山市| 祥云县| 措美县| 苗栗市| 松溪县| 腾冲县| 南开区| 长兴县| 沙坪坝区| 布拖县| 扶风县| 金平| 牟定县| 那坡县| 安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