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一度的金融工作會議,作為金融業的“風向標”,被市場寄予了較高的期望。
????據透露,第四次金融工作會議將于1月6日~7日在北京召開。經過15年的發展,中國金融業已經取得了較快的發展,與之前三次不同,如今中國的金融業正面臨國內外較為復雜的經濟金融形勢。
????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利率市場化、匯率自由化、人民幣國際化”這“三化”的進一步推進,是市場普遍較為關注的議題。同時,一直處于爭論漩渦的“金融國資委”,在金融工作會議召開之際,也受到了各界的關注。
????“三化”成關注焦點
????根據相關報道,此次金融工作會議的議題由之前國務院部署的15項重大金融課題,調整為10大議題,其中包括了加快債券市場改革發展、改進小企業金融服務、規范發展信用評級機構等。
????“現在金融改革進入到了比較深層次的階段,要解決金融領域一些深層次的問題。金融開放也進入到一個比較關鍵的階段,要實質性的地開放,這是中國經濟金融發展面臨的核心問題。”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教授趙錫軍表示。
????趙錫軍分析認為,中國前兩次的金融工作會議都有較為明確的主題,到第三次議題涉及就廣泛了一些。主要是因為剛開始中國的金融較為簡單,到第三次會議時候,金融行業的框架逐步建立起來,因此議題更廣泛些。現在,主要面臨金融業更深層次的改革,任務更加繁重。
????“這次會議既要著眼于當前,又不能夠僅僅著眼于當前。議題的核心應該是“三化”,利率市場化、匯率自由化、人民幣國際化。”興業銀行[12.79 0.63% 研報]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在接受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
????利率市場化已經被提了很多年。魯政委認為,目前“三化”已經不得不推進。從內部來看,銀行存款一直增長乏力,長期下去對銀行流動性有影響;并且,目前央行的數量調控政策已經越來越捉襟見肘,而利率工具,在沒有市場化的情況下,央行沒有盯住的目標匯率,達不到資金配置的效果。同時,西方國家也一直向中國的人民幣匯率施壓,匯率自由化也需要作出一定的調整。
????“三化”也能夠引發出中國當前需要深化改革的金融議題。比如,利率市場化就需要推進債券市場的發展,這也涉及到評級機構的規范。利率市場化推進之后,銀行的利差不再有保證,這個時候,銀行綜合化經營的轉型也是一個重要的議題。
????或凸顯金融風險防范
????歐債危機未見曙光,美國經濟復蘇緩慢,全球經濟或再面臨新的危機。這都給中國的金融業帶來了新的挑戰。隨著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的蔓延,加強金融風險防范成為世界議題,這也是中國難以避免的議題。
????此前有消息稱,鑒于中國銀行[2.96 0.00% 研報]業發展現狀,銀監會推遲了部分與巴塞爾三接軌的新監管指標的實施。但是,系統性金融風險防范制度、完善金融監管協調機制等,也被列在了上述報道的十項議題中。
????“我覺得,此次會議中應該具有的重要一點就是,消化全球金融危機帶來的后遺癥,或者是中國金融業未來發展需要的方向,就是防范危機。”杜征征分析認為,這就需要加強宏觀審慎的監管框架。
????他認為,未來中國可能需要重點防范危機的領域在于,整頓地方金融秩序,防范房地產泡沫給中國金融業帶來的沖擊。近日,審計署審計報告顯示,2010年中國地方債務中,有5308億元的違規資金,其中有351億元債務資金投向資本市場、房地產和“兩高一剩”的問題項目。
????在利率市場化之后,居民與企業的投資以及融資需求,包括人民幣存款的安全性,依然需要風險防范。因此,“存款保險制度”也是多位專家呼吁提出的議題之一。
????“金融國資委”之爭
????提及“金融國資委”,業界應該認為,這是老話題新提。經過多年的討論,“金融國資委”的方案仍然未塵埃落定,市場爭議還頗多。
????據了解,“金融國資委”的目的,主要是將匯金公司、財政部金融司、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央行等部門的金融管理許可權,合并到同一個部門。
????“由某個機構來代表國家行使國家的權利,讓股權得到規范的管理,是可以做的。更想看到的是,金融監管方面的統一協調,金融市場越來越交叉,而從美國次貸危機得出的教訓是,風險的傳遞往往是跨行業、跨國際的,因此需要加強整個金融行業的監管,這也是未來的一個挑戰。”趙錫軍表示。
????對于“金融國資委”討論,也有不少專家認為,是否會不利于金融機構市場化發展機制的進一步推進。
????魯政委則表示,金融國資委與監管協調是兩回事,如果“金融國資委”是代表行使出資人的功能,如果加入監管協調功能,會顯得不倫不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