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外國媒體報道,谷歌和其它廣告公司一直繞開數百萬在其iPhone智能手機和電腦上使用蘋果網頁瀏覽器的用戶所設置的隱私防護,來追蹤用戶瀏覽網頁的習慣,而事實上,這些用戶一直希望這種追蹤行為能夠得到遏制和阻止。 谷歌及其它廣告公司,使用一種特殊的電腦代碼,來誘騙蘋果Safari瀏覽器,以便允許這些監視大量用戶的隱私和上網 習慣。Safari瀏覽器是在移動設備上應用量最廣的瀏覽器,此瀏覽器旨在通過默認程序來阻止這種追蹤現象。 在《華爾街日報》等媒體聯系了谷歌之后,谷歌也禁用了這一代碼。此代碼由斯坦福大學的研究員喬納森·梅耶 (Jonathan Mayer)所發現,也得到了《華爾街日報》技術顧問阿肖罕·索爾塔尼(Ashkan Soltani)的確認。索爾塔尼在一臺 測試的電腦上,發現100個頂級網站中有22個網站的廣告都安裝了谷歌的這一追蹤代碼,同時也發現在iPhone瀏覽器中有23個 網站的廣告安裝了這種代碼。事實上,這種技術代碼不僅僅只存在于上述網站之中,因為這種代碼一旦被激活之后,就可以 幫助谷歌追蹤絕大多數網站。其他三家網絡廣告公司也被發現使用了類似的技術,這三家公司分別是Vibrant Media、WPP PL 旗下的Media Innovation Group以及Gannett公司旗下的PointRoll等。 在谷歌這一案例中,相關的發現表明,谷歌的舉措與其指導Safari用戶如何避免追蹤的做法自相矛盾。一直到近期,谷 歌網站才告訴Safari用戶稱,用戶可以依賴Safari的隱私設置,以此來避免被谷歌追蹤,但是,谷歌卻在周二從網站上刪除 了這些文字內容。 谷歌在一份聲明中表示:“《華爾街日報》錯誤的報道了所發生的一切,以及相關的原因。我們利用Safari眾所周知的 功能,來為谷歌注冊用戶提供他們能夠使用的服務功能。需要重點強調的是,這些廣告Cookie并未收集用戶的個人信息。 目前,谷歌的隱私行動正面臨嚴格的審查。去年,谷歌與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達成協議,承諾不會對用戶采取錯誤的隱 私措施。如果谷歌違反這一協議,那么每個違法措施每天將被罰款1.6萬美元。目前,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仍拒絕對上述發現 發表評論意見。蘋果公司發布官方意見表示:“我們正在采取措施,防止他們繞過Safari隱私設置。” 在所有被發現使用這種技術的廣告公司中,目前為止,谷歌仍是使用量最多的公司。據互聯網流量監測機構comScore的 數據顯示,去年12月,谷歌發布的互聯網廣告,至少被93%的美國網民所瀏覽。 Vibrant Media公司的一位發言人表示,該公司使用這種技術的目的只是“讓Safari像其它瀏覽器那樣工作”。其它主要 的網頁瀏覽器在默認情況下都沒有阻止這種追蹤行為。據comScore的數據顯示,Vibrant Media是美國市場第25大的廣告網絡 ,該公司使用這種技術“只是針對獨特的用戶認證”。Vibrant Media發言人還表示,其公司使用這種技術,并不會收集例如 姓名和用戶財務帳號等類似的個人信息。 目前,WWP公司仍拒絕發表評論意見。Gannett公司發言人表示,該公司使用這種代碼只是“限制性測試”的一部分,只 是想通過這種措施來弄清廣告出現在網站上之后,會有多少Safari用戶訪問這些廣告商的網站。 PointRoll的代碼也被發現于《華爾街日報》網站的一些廣告之中。據《華爾街日報》的一名發言人表示:“我們并沒有 發現這一廣告出現在《華爾街日報》網站上,我們將對此事展開進一步的調查。” 為了測試谷歌代碼的普及程序,索爾塔尼曾在本月初對100家訪問量最多的網站進行了調查。他發現,谷歌將這一代碼鉗 入到重要網站的廣告中,其中包括、約會網站、、以及等。目 前,這些網站都拒絕對此事發表評論意見,不過,似乎也無跡象顯示,這些網站已經了解這一代碼。例如,谷歌的這種代碼 也出現在AT&T公司旗下的網站上。對此,AT&T公司的發言人邁克爾·巴爾莫里斯(Michael Balmoris)表示: “我們并沒有認識到這種行為,我們從來都不容忍這種行為。” 在隱私保護問題上,谷歌已經備受質疑。就在上個月,谷歌已經表示,將修訂其隱私政策,以此整合其所有服務用戶的 信息。目前谷歌提供多種服務,例如YouTube、Gmail和谷歌搜索等。谷歌的這一聲明招到了全球整個行業的強烈抗議。歐盟 隱私政策保護官員就敦促谷歌“暫停”這一修訂,一直到確保了歐洲公民的隱私安全之后。谷歌對此表示,該公司在宣布這 一聲明之前數周,已經將此情況匯報給歐盟官員,谷歌還計劃從今年3月1日起頒布新的隱私政策。 縱觀整個數碼行業,網絡隱私問題一直是焦點問題。在最近的幾個月中,一些大的機構以及小的應用制造者都一直飽受 譴責,被指控亂處理用戶的個人信息。為了讓用戶不擔憂。一些立法人士也開始推出大量的隱私保護法案。例如美國政府就 呼吁出臺《隱私權利法案》,該法案將敦促相關公司實施更好的隱私保護措施。目前,交易用戶個人信息層出不窮,而且這 也成了一些科技公司創收的渠道。許多科技公司提供免費的產品,但從根據用戶信息而定制化的網絡廣告中獲利。這些公司 競相利用他們所持用戶的個人信息,來發布相應的廣告。 谷歌追蹤Safari用戶個人信息,追本溯源,主要還是為了與社交網絡巨頭Facebook展開競爭。在Facebook推出了“喜歡 (Like)”按鈕之后,谷歌也開始在其社交服務Google+中增加了“+1”按鈕,此按鈕主要也是向用戶提供類似其競爭對手的用 戶。 去年,谷歌增加了一項功能,從而使+1按鈕進入所有應用谷歌DoubleClick廣告技術的網站廣告之中。谷歌的理念是:如 果用戶喜歡此廣告,那么他們就會點擊“+1”按鈕,并將用戶的贊同意見貼到谷歌的社交網絡資料中。 不過,谷歌也面臨著一個問題,即Safari默認程序阻止了多數追蹤行為,因此谷歌無法使用最為普遍的技術——安裝名 為“cookie”的小文件,因而也就難以確認Safari用戶是否登錄到谷歌。 為了繞過Safari的默認阻止程序,谷歌在Safari瀏覽器的隱私設置中掃描到了漏洞。盡管Safari瀏覽器阻止多數追蹤行 為,但是,用戶通過某種方式進行互動交流的網站卻卻是個例外,例如通過填寫表格的方式。因此,谷歌在其部分廣告中增 加了代碼,導致Safari認為用戶是在向谷歌提交一個隱形的表格,這樣,Safari就會讓谷歌在手機或電腦上安裝cookie。 谷歌在電腦上安裝的cookie是一個臨時文件,一般在12個小時或24小時就會終止。但是,這一cookie會使得Safari用戶 遭受大量的追蹤。這主要是因為Safari存在技術漏洞,因此,一旦這些廣告公司在用戶電腦上安裝了一個cookie,那么這種 漏洞就可以讓他們安裝更多的cookie。谷歌表示,其已經努力設計+1廣告系統,以此保護用戶的隱私。 在一些網頁程序中,谷歌所使用的這種方法,一段時間以來,已經成為一個公開的秘密。早在兩年之前,來自印度孟買 的現年25歲的程序員阿納特·加爾格(Anant Garg)就已經在博客中介紹了這一技術。 加爾格表示,他在開發出這種技術時,并沒有考慮到隱私問題。加爾格還表示,他的想出很簡單,就是“確保為一群在 不同網頁瀏覽器上使用聊天系統的用戶提供持續的體驗”。 這種代碼也在Facebook的部分游戲和”應用“中起著作用——特別是在某一應用想要存儲用戶登錄信息或游戲分數的情況下。Facebook發言人大衛·斯瓦恩(David Swain)表示:“我們的這項工作,就是要教導開發者如何為所有瀏覽器上的用戶提供持續的體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