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月二,龍抬頭。大地復蘇,陽氣回升。 在這個意味著無限生機的傳統節日到來之際,赤水河畔再迎盛事——茅臺集團科學技術大會,在風景秀麗的茅臺古鎮隆重召開。這是繼去年“茅臺國營60周年”慶祝大會之后,茅臺集團舉辦的又一重大活動。 2012年,是我國實施 “十二五”規劃的第二個年頭。“十二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是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攻堅階段,必須充分發揮科技進步和創新對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支撐作用。 此次大會,正是在北京舉行的全國科技獎勵大會后,白酒行業首次做出的呼應與跟進,是一次順應時代的大會。 科技,對國酒人來說早已不是什么新鮮的詞匯。21世紀之初,茅臺集團領導班子在把握了茅臺酒的生產經營方向和酒文化的發展方向之后,深思熟慮地提出了“三個茅臺”的茅臺酒文化發展戰略。如今的中外白酒市場上,經營者們對“三個茅臺”可謂是耳熟能詳——“綠色茅臺”與“人文茅臺”之外,就是“科技茅臺”。所謂“科技茅臺”,其主要內涵是指茅臺酒是技術與藝術的完美統一,是內在質量和外在形象的完美統一,是傳統工藝與現代科技的結晶,是白酒行業先進生產力的代表。 茅臺集團對科技的重視程度,由此可見一斑。而首屆科技大會的召開,則標志著國酒人將科技創新提高到一個全新的戰略高度。 顯而易見,這是一次總結過去的大會,集中展現了國酒人在科技創新道路上留下的光輝印記。 會上,茅臺集團重獎了37項重大科技成果有功人員。茅臺國營60多年來,一代又一代國酒人在生產實踐中不斷總結傳承優秀工藝,不斷繼承創新、持續改進,不斷運用科學技術推動國酒事業的發展。尤其是進入新世紀以來茅臺獲得了一項發明專利,5項省部級技術成果,制定了兩項國家標準,完成了十一大類163項企業技術標準的制定、修訂工作,在科技創新工作中取得了突出成績。茅臺酒的季節性生產,高溫制曲、高溫堆積、高溫餾酒,長期貯存、以酒勾酒,3種典型體的劃分等,在我國白酒行業發展歷程中的影響廣泛而深遠,并對今后更好更快地發展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 國酒茅臺的科研成就,正是中國白酒行業依靠科技實現飛躍的縮影。中國白酒工業的發展進程充分證明,科技就是生產力。無論是產品數量的增長,還是產品質量的提高,無不是依靠科學研究的發展和工藝技術的改進提高為基礎。 當前,國酒人正致力于把茅臺酒打造成“世界蒸餾酒第一品牌”,立志把茅臺打造成世界級的大企業,進入世界五百強行列。 志存高遠。可在通往宏大目標的道路上,也必然布滿荊棘。那么,如何才能實現“世界第一”? 歷史經驗告訴國酒人,唯有充分發揮科技創新的推動作用,集全廠之智,舉全廠之力,開創科技工作新局面。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酒都迎來了以“科技興企,加速發展,為實現公司發展戰略提供有力支撐 ”為主題的茅臺集團首屆科技大會的召開。 會議透露,未來10年,茅臺將重點圍繞微生物研究及應用、食品質量與安全、釀造工藝與體系、酒體風味研究等主要方向進行深入細致的規劃和研究。茅臺集團表示,將加強優勢產業技術研發,建立科研創新模式,形成茅臺優勢產業集群,開創新的經濟增長點;不斷完善科技創新機制,加大對科技事業的投入力度,引進和培養科技創新創業領軍人才和團隊;著力推動企業技術創新、產業技術創新和社會發展創新,著力提升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能力。 毋庸置疑,這是一次重新出發的大會,點燃了國酒人對茅臺發展的滿腔激情與自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