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月平均工資2200~3400元,為員工提供免費住宿,宿舍配備空調、自動飲水機等設備,招工年齡放寬至40周歲,文化程度放寬至小學等。”這是常德傳介紹的鄭州富士康公司近期招工廣告。 ????作為來自企業一線的全國人大代表,青島港集團總裁常德傳對“用工難”問題深有體會。他列舉上述例子是為了說明,與前兩年相比,“用工荒”問題不但沒有解決,而且愈演愈烈。他今年帶來的建議案之一就是合力解決“用工難”的問題。 ????常德傳認為,近年來,我國大部分地區相繼出現“用工荒”現象,主要與以下幾個因素有關: ????一是近年來東部沿海地區通脹持續,物價飆升,生活成本日益高漲,而企業員工工資收入增長速度不及CPI增速,很大程度挫傷務工人員的積極性,加之城市外來工權益保障機制還未健全完善,迫使外來務工人員流動性加大。 ????二是外來工群體代際替換,新生代農民工開始選擇性就業。“80后”新生代農民工逐漸成為城市務工人員的主體力量,他們更加看重企業的職業培訓,希望通過學習培訓獲取一技之長。他們更多選擇如數控操作、機械加工、物流配送、汽車維修等行業,而大量勞動力密集型、技術含量低的生產加工企業用工則青黃不接。 ????三是近幾年城市化進程不斷提速,征地拆遷、撤村建居,農民失去土地生產資料,“有人沒事干”的問題很突出,主要原因一方面是本地農民的擇業要求較高,不愿進體力勞動型企業,另一方面拆遷區域的農民獲得高額的經濟補償或房屋補助之后,“小富即安”的觀念致使一批農民“自愿失業”。 ????常德傳建議,要加強政府引導與投資,帶動全社會力量共同解決“用工難”的問題。 ????一是要轉變觀念,引導農民認識繼續教育與學習的重要性。對于目前在農村缺乏教育培訓氛圍的情形,應加大宣傳力度,鼓勵與支持農民積極參與到教育培訓中,除豐富其業余生活以外,也可使農民具備一技之長。另外,掌握專業技術之后,填補企業“用工荒”的缺口,這樣可以取到一舉兩得的效果。 ????二是政府加大資金投入,制定激勵措施。農民職業教育是我國教育工作長期忽視的一塊重要內容,解決農民的繼續教育問題,是踐行全民終身教育的重要途徑。政府應安排農民教育培訓專項經費,設立農民教育培訓專項基金。 ????三是建立政府、企業與社區“三位一體”的互動機制。農民教育的開展也離不開用工企業和社區的支持。“政府扶持,企業投入,社區服務”三方互動,相互支持,相互補充,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別是企業,面對農民工日益成為主力軍的特點,應當發揮應有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