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墨市人民政府市長鄭德雁(一排右一)與網民在線交流 (周琦 攝) >>>>>>點擊進入:即墨市長鄭德雁網談實錄 青島新聞網4月12日訊 昨天下午,即墨市市長鄭德雁做客民生在線直播室,圍繞“關注民生 促進和諧”主題就即墨市經濟社會發展和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與廣大網友交流。 推進藍色硅谷核心區建設 針對網友提出的藍色硅谷核心區建設問題,鄭德雁說,青島市為加快實現藍色跨越,制定了《藍色硅谷發展規劃》,將核心區布局在即墨東部,包括鰲山衛、溫泉兩鎮218平方公里的陸域和225平方公里的海域全部,重點實現科技孵化和創新驅動、科技創新綜合服務兩大主體功能。目前,該區域已落戶國家海洋科技實驗室、國家深海基地、山東大學青島校區等海洋科研創新平臺和港中旅海泉灣度假城、國際博覽中心、財富管理學院等一大批配套服務項目。 鄭德雁說,下一步,即墨市將結合青島市藍色硅谷發展規劃,整合海洋科技資源,促進創新要素聚集,調整深化鰲山灣新城總體規劃和各專項規劃,加快實施核心區10平方公里啟動區和30平方公里外圍拓展區的路、水、電、氣、熱、市政管線等配套工程。年內將開工建設100萬平方米孵化器,力爭五年內建成400萬平方米;規劃建設藍色硅谷展覽館、硅谷大廈等標志性建筑,并同步推進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全力抓好國家海洋科技實驗室、山東大學青島校區等重點項目,引進一批深藍研發和產業項目,打造藍色硅谷智慧中樞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動力源,搶占藍色經濟發展的制高點,力爭將該區域將打造成海洋科技研發中心、成果孵化中心、人才聚集中心和海洋新興產業培育中心,成為濱海科技新城。 多管齊下 破題行路難 針對網友提出的“出門堵,行路難”問題,鄭德雁說,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即墨市機動車擁有量大幅提升,但道路和停車設施的發展遠遠滯后于機動車發展的速度,機動車通行和停放之間的矛盾日趨凸顯。為緩解市區停車難現象,我們組織公安交通管理部門通過反復論證,深挖道路自身潛力,在7處路口進行了渠化改造,并充分利用支路、小路的道路資源,在城區施劃了1500余個臨時停車泊位,為市民停車提供方便。目前,在道路上設置的臨時停車泊位已近飽和,而且這種設置占路臨時停車泊位的做法也是暫時緩解停車難的權宜之計,要從根本上緩解停車難問題,一方面,我們將組織公安、交通部門進一步加強管理;另一方面,建議市民朋友在外出停車的時候,一定將車輛停放到停車場內或道路臨時泊位內,不要將停車亂停亂放,以免堵塞交通。同時,我們將不斷加大路外停車設施建設力度,滿足我市車輛停放需求。在此基礎上,結合“建新城、疏老城”,加快城市“十橫十縱”及外環線建設,從路網建設上進一步緩解交通壓力。 2016年完成舊村改造 關于網友普遍關心的舊村改造問題,鄭德雁說,即墨市確立了“疏老城、建新城,連濱海、融青島”的城市發展思路,也就是說,在“建新城”的同時,市委、市政府也高度重視“疏老城”,兩者并重,互為依托。今年,即墨市將按照“片區規劃、片區拆遷、片區改造”的原則,有序加快推進城中村拆遷改造。年內將啟動實施7個片區、拓展完善2個片區改造,共啟動約14個村莊改造。其中就包括了市醫院窖頭片區、東關片區、山東片區等。結合城中村改造,還將同步完善路、水、電、氣、熱等市政配套設施,統籌推進網點、商場、學校、社區服務,通過舊村改造,改出一個新城市,改出一個新產業,改出一個新的社會形態。到2016年,力爭全面完成城區舊村改造任務,將中心城區打造成彰顯城市風格、體現地域特色的現代化城區,讓群眾真正過上現代化的城市生活。(青島新聞網記者) >>>>>>點擊進入:即墨市長鄭德雁網談實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