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據科技網站TechinAsia報道,駐華記者艾明德(Adam Minter)今日在Shanghai Scrap博客網站上發表博客文章稱,最近對廣東省貴嶼鎮的電子垃圾集散地走訪調查后發現,這里不僅聚集了來自全球的舊計算機和其他電子產品零部件,而且還有一些來自惠普、三星和松下等公司幾乎全新但存部分缺陷的產品。此外,還包括一些來自AMD公司沒有使用過或者準備返修的芯片產品。 ????文章稱,在這些電子垃圾當中,有的是用戶的返修產品,但似乎被最終被拋棄。 ????從這些廢棄電子產品的條形碼和其他信息獲知,這些產品有部分幾乎是全新的。在一個裝有惠普硬盤產品的包裝箱內,發現了大量標有“不合格:擔保過期”(Disqualified: Out of warranty)字樣的硬盤。而在一臺松下電腦顯示器上,留有手寫字樣的通知,寫著“因顯示問題返修”。這兩款產品的始發地好像來自新加坡。 ????在這里還發現了大量來自三星公司的半導體產品,由于存在瑕疵,這些產品離開制造基地后,仍舊完完整整置于原裝包裝盒內而被運到這里。 ????據維基百科稱,廣東貴嶼電子垃圾集散地所采用的回收方法,“毒害并危及”工人健康,導致“臨近村莊88%的兒童中毒”。這里的工人通過對回收來的電子垃圾進行酸化處理,可從這些廢舊電子品當中提煉金、銀、銅等一些貴重金屬。但他們在進行回收處理時,幾乎不采取任何防護設施對自己的人身安全加以保護。 ????需要澄清的是:廣東貴嶼的電子垃圾集散中心并非電子垃圾再生工廠,其僅僅是一個覆蓋周圍四個村莊的露天電子垃圾處理場。 ????調查結果引發諸多質疑:針對這些幾乎全新但存瑕疵的產品,惠普、三星、松下和AMD為何不尋找新的途徑,重新利用其尚存利用價值的部分?同時,這些廠商的行為,是否與他們自詡的“綠色策略”一致呢? ????對于蘋果代工廠商富士康生產條件的問題,媒體給予了過度關注,但僅因“品牌不足以吸引大眾眼球”而放棄對惠普、三星和松下等廠商類似行為的報道,實則是媒體界的一個恥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