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島專家培育致命病毒 可使白蛾腹瀉致死 我市專家研究發現,死去的美國白蛾身上存在著一種能導致其腸胃壞死并死亡的病毒。今年,市林業局、城陽區林業局以及青島農業大學聯合成立課題組,將在數十萬只美國白蛾身上培育該病毒,并制成專門消滅白蛾的生物農藥投入使用。今年將在城陽區等4萬畝丘陵和山林等飛防覆蓋不到的區域試點實施。專家介紹,這一病毒的神奇之處在于它只適用于美國白蛾,對其它昆蟲沒有作用。 揭秘1 死蛾中發現“致死病毒” “就像人類以前流行麻風病、天花一樣,在生物界也有它們自己害怕的病毒。這種病毒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控制某一種群數量不會大規模增加。 ”負責美國白蛾病毒研究項目的青島農業大學專家李長友告訴記者:“對于美國白蛾來說,在自然界中也肯定有抑制它爆發的病毒和細菌。我們這一課題的重大發現就是從死亡的美國白蛾身上發現了能夠置美國白蛾于死地的病毒——美國白蛾病毒。 ” “以往咱們用的生物農藥都是通過破壞美國白蛾的神經系統來消滅美國白蛾。而這次我們發現有很多美國白蛾卻是腸胃壞死導致了死亡。這就說明它們是感染了某種病毒。 ”李長友告訴記者,發現這一情況后,專家們就對這些美國白蛾進行解剖并顯微鏡下研究,最終從它們的體內都提出了同一種病毒。正是這種病毒導致了美國白蛾的腸胃壞死。 揭秘2 “神奇病毒”只滅白蛾 發現這一病毒后,專家們就對其實施定性研究。通過一年多的定性研究,實施了數百次的實驗,專家們發現這一病毒是一種神奇的病毒。它的神奇之處就在于專門針對美國白蛾的病毒。美國白蛾感染了這種病毒之后,就像咱們人類拉肚子一樣,腸胃會逐漸壞死最終導致死亡。而它卻對除美國白蛾之外的其它昆蟲沒有任何致病性,對人畜更沒有任何危害,并且不會污染環境。與此同時,它還能夠通過水平擴散和垂直傳遞等多種途徑使美國白蛾種群長期帶毒,從而達到持續控害的效果。專家告訴記者:“這種病毒可以廣泛地存在于自然界中,也可以在美國白蛾身體中攜帶并且遺傳給下一代,能夠很有效地控制美國白蛾的種群密度。 ” 揭秘3 養毛毛蟲“提取”病毒 既然發現這種病毒是控制美國白蛾一種非常有效的好東西,課題組就開始實施病毒增殖。 “所謂病毒增殖就是通過人為的手段增加病毒的數量,這樣就能更大規模地防治美國白蛾。”李長友告訴記者:“簡單地說,我們的增值辦法就是通過大量飼養繁殖美國白蛾,然后讓它們感染病毒致死。再從死亡的美國白蛾中提取病毒。如此循環,就可以提取出大量的病毒。 ” 記者了解到,課題組在城陽設立了美國白蛾飼養基地。這個基地分為健康蟲室、復制室、成蟲室、提取室等幾大部分。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了“提取”病毒的整個過程:工作人員到野外采集美國白蛾的蟲卵帶回到飼養基地來喂養。等蟲卵長到幼蟲的時候,除了選出一部分留種繼續繁殖外,就開始對大部分幼蟲投喂噴灑了病毒的飼料。很快,這些幼蟲就會“毒發身亡”。這時,工作人員就要將這些幼蟲通過物理手段等將其碾碎,然后再經過沉降過濾等手段提取出白色的肉泥狀病毒。李長友告訴記者:“這些肉泥狀病毒用液體稀釋后就像白色的牛奶一樣。 ” 今年4萬畝山林“試藥” 提取出病毒來之后,要投入到實際運用中,還要把這些病毒做成生物殺蟲劑。據了解,專家將這些病毒按照一定比例稀釋之后,再往里面添加一些輔助劑來幫助這些病毒在自然界中長期存活。李長友告訴記者:“我們要向里面添加一些粘合劑,便于這些病毒能夠附著在樹葉上,這樣就會增加美國白蛾吃食幾率。此外,還要添加一些光保劑。光保劑的作用就是防止病毒在陽光暴曬下失效。 ” 記者了解到,美國白蛾飼養基地今年將飼養數十萬只美國白蛾用來提取美國白蛾病毒制作生物殺蟲劑。市森林蟲害防治工作站站長耿以龍告訴記者,今年將在城區等地選出4萬畝區域實施美國白蛾病毒試點。這些地方主要是飛防無法覆蓋的山林和丘陵地區。通過試點讓這種病毒在環境及寄主種群中積累,并可通過外界環境刺激或誘發等多種途徑在美國白蛾種群中形成流行病而長期控制蟲口密度。同時,通過病毒的作用,逐步調節生態系統內部因子,建立起較穩定的植物——害蟲——天敵等食物鏈關系,以此實現試點區域整個生態系統的和諧與穩定,從而降低美國白蛾的連續爆發成災的風險,實現對美國白蛾的持久有效控制。(記者 田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