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殘疾人小靜沉浸在找到工作的喜悅之中沒幾天,就得到了被解雇的消息。后來她才知道,不少殘疾朋友和她有同樣的遭遇。“我們有一種被利用的感覺。”小靜說。他們覺得,這家公司對他們是假雇用,目的是為了騙取政府對企業安排殘疾人就業的獎勵。 2011年四五月及七八月間,北京愛博教育有限公司與20名殘障人士簽訂了書面勞動合同,工作崗位為動畫繪制員,工資為每月1500元。 據當事人之一小磊介紹,去年愛 幾名被解雇的殘疾人告訴記者,他們還在參加培訓期間,愛博教育公司人力資源部經理即多次攜帶空白勞動合同及公章到培訓基地,以工資和福利等條件游說殘障學員與之簽訂勞動合同,并索要學員殘疾證、身份證復印件等。在培訓結束后,愛博教育公司基本不給員工安排工作,不發工資或發了工資立即轉走。 參加第一期培訓的小婷曾上了一段時間班,給兩部動畫片做過一些前期工作,但是老總不滿意動畫劇本,最終擱淺了。“后來也沒有給我們派活兒。不過后來倒是幫著公司做過一個訪談節目,他們請來了一些嘉賓、主持、攝像、燈光等人員,讓我們坐在下面給他們充當員工,說是錄制一個愛博教育扶持殘疾人創業、為殘疾人解決就業的節目,還有學員發言等。最后老總弄了個助殘企業先進什么的。” 到了10月中旬,該公司突然將所有簽訂了勞動合同的殘疾人解聘。沒有按照《勞動法》規定的提前30天通知,也沒有給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約定在家工作的,工資一分錢都沒給。 今年年初,其中8位殘障員工向北京市大興區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在庭審中,愛博公司辯稱:“他們根本不是我單位的員工,只是我單位培訓的學員,并未為我單位提供過勞動。” 據了解,北京市人社局、殘聯等于2007年9月24日頒布的《對單位超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給予獎勵的暫行辦法》規定,本市行政區域內的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不含福利企業、盲人按摩機構等集中安置殘疾人就業的單位)按規定安排殘疾人就業,達到本單位職工總數1.7%比例后,每多安排1名殘疾人就業,每年給予該單位3000元的獎勵。小靜等人認為,愛博教育公司在短短3個月內招錄20名殘疾人,又突然無故集體解聘,可能是為了騙取政府獎勵。 3月29日,仲裁委作出支付工資、給予經濟賠償金的裁決。然而,愛博教育公司一直拒絕執行,并于4月向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申請撤銷裁決。愛博教育公司在申請書中寫道,他們與這20名殘疾人是教育機構與學員之間的培訓關系,而非雇主與雇員之間的雇用勞動關系。并且,依據公司與北京市殘疾人體育與職業技能培訓中心的約定,所培訓學員經考試合格取得相關職業資格后,申請人予以擇優錄用。即使培訓雙方訂立有書面勞動合同,但該勞動合同并未實質性履行,因此,不存在支付勞動報酬與經濟補償金的合理性。 5月11日,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開庭審理了此案,目前尚未宣判。 (文中所涉殘疾人均為化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