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國際家庭日,網友們討論最多的是一份《中國家庭金融調查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其中“自有住房擁有率為89.68%”“家庭負債平均為6.26萬元”等一系列的數據引發大家的熱議。不少網友大呼,和自身感覺相距甚遠,“我欠了銀行好幾十萬呢!”還有人說:“我拖后腿了,我還沒有住房!”
????據悉,該報告是西南財經大學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發布的,基于全國25個省、80個縣、320個社區共8438個家庭的抽樣調查數據匯總分析形成,涉及家庭資產、負債、收入、消費、保險、保障等各個方面的數據。昨天下午,西南財經大學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主任甘犁接受了記者的采訪,回應了幾大熱點問題。
????樣本數量是不是過少?
????樣本家庭:共8438個,江蘇占405個
????總體和80個市縣樣本人均GDP分布
總體
樣本
人均GDP
均值
中位數
17334.8
17809.2
11370
11349
注:從上表可以看出,樣本與總體在人均GDP的分布上是非常接近的。
“做這份報告,花了三年的時間。”昨天下午,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主任甘犁在接受現代快報采訪時介紹,《中國家庭金融調查報告》,是我國家庭金融微觀數據領域的全國首份報告,填補了行業空白。
僅僅8438個樣本,是否真的可以概括所有的中國家庭?甘犁說,樣本抽到了江蘇的泰州、鹽城和揚州的405戶家庭。“我們的調查數據不能代表江蘇,但是可以代表全國。”
[回應]
數據可以代表全國
甘犁介紹,此次抽樣方案的標準就是“隨機”。首先他們在全國抽取了2585個縣/區(西藏、新疆、內蒙古和港澳臺地區除外),然后直接從市/縣中抽取居委會/村委會;最后在居委會/村委會中抽取住戶。
首輪調查的戶數設定為8000-8500戶。從可操作性角度出發,首先,根據城鄉以及地區經濟發展水平,末端抽樣的戶數(即從每個居委會/村委會抽取的戶數)設定在20-50戶之間,其平均戶數約為25戶;其次,在每個市/縣中抽取的居委會/村委會數量為4;最后可以計算得到抽取的市/縣個數約為8000÷(4×25)=80。“從抽取的80個市縣樣本與總體的人均GDP描述統計可以看出,樣本總體在人均GDP的分布上是非常接近的。因此我們有信心可以代表全國的情況。”
平均數掩蓋了大多數?
家庭資產數據:平均數確實拉高了
城市家庭
均值
中位數
金融資產
其他非金融資產
住房資產
總資產
負債
凈資產
11.2萬
145.7萬
93萬
247.6萬
10.1萬
237.5萬
1.7萬
1.4萬
40萬
40.5萬
0萬
37.3萬
報告顯示,截至2011年8月,中國家庭資產平均為121.69萬元,城市家庭平均為247.60萬元,農村家庭平均為37.70萬元。
城市家庭中,金融資產11.2萬元、其他非金融資產145.7萬元、住房資產93萬元,負債10.1萬元、凈資產237.5萬元。相應的農村家庭數據為3.1萬元、12.3萬元、22.3萬元、3.7萬元、34萬元。
城市家庭人均資產高達200萬元,看到這個數據,新婚不久的南京市民小齊第一個反應是自己“被平均了”,目前他正在努力地湊房子首付,可每個月工資4000多元,吃喝住花費完,想攢錢很難。
[回應]
家庭收入差距很大
甘犁坦言,抽樣調查的樣本里,非常有錢的人很多,資產最多的10%家庭占全部家庭總資產的比例高達84.6%。這樣一來,平均數就拉高了。“我們還有個數據比較準確,那就是看中位數,比如城市家庭資產的中位數僅40.5萬元,與平均數247.60萬元差距懸殊。”
甘犁認為,平均數和中位數都有意義,平均數反映了社會財富,中位數反映了收入的分布,兩者一比較能看出,現在家庭收入差距非常大。
[南京]
絕對收入差距不斷擴大
記者昨天從國家統計局南京調查隊了解到,“十一五”期間,在相對收入差距縮小的同時,南京市低收入居民與高收入居民之間的絕對收入差距還在不斷擴大。2005年,10%最高收入家庭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比10%低收入家庭高34872元,2010年,這一差距擴大為63170元,收入差距的絕對數擴大了81.1%。可見,如何深入推進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進一步提高中低收入家庭的收入仍然任重道遠。
家庭有房率89.68%?
中國城市戶均擁有住房:1.22套
自有住房擁有率
城鄉
地區
城市
農村
擁有
自有住房
戶數
自有
住房
擁有率(%)
3412
4112
東部
3477
中部
2377
西部
1754
全國
7566
85.39
92.60
87.35
94.42
90.41
89.68
擁有不同住房數量家庭占比(%)
城鄉
地區
城市
農村
東部
中部
西部
1套
2套
3套以上
69.05
15.44
3.63
80.42
12.20
2.10
71.31
15.08
4.12
80.27
14.03
1.16
84.27
8.03
0.80
報告稱,中國家庭自有住房擁有率為89.68%,其中城市為85.39%,2011年中國城市戶均擁有住房為1.22套。具體到套數,城市家庭中只有一套住房的占69.05%,兩套的占15.44%,其余的擁有三套或三套以上。報告中指出,與國外相比,中國的家庭自有住房率很高:世界水平為63%,美國為65%,日本為60%。
“這個比例太高了吧!”在南京一家網站工作的小伙子小張驚呼,“我因為家庭條件還可以,所以擁有自己的房子算是比較快了,我的同學們現在基本上都是租房住的。”
“89.68%?有這么高嗎?”南京我愛我家市場部總監胡涓娟說,南京我愛我家一年做的租賃業務是3萬筆,而南京一年發生的租賃交易筆數沒有人知道是多少。“如果自有住房率這么高的話,每年這么大的租房量從哪里來呢?”
任志強在看到新聞后也在微博中轉發,并稱“中金的數據更可靠”。據了解,中金公司曾經在2010年發布報告稱,我國家庭平均擁有0.74套住房。
[回應]
“家庭”的界定有區別
89.68%的數據引來網友們的一致質疑,昨天下午,該調查中心以書面形式在網站上發布了相關解釋。
此次調查對“家庭”的界定為:受訪家庭中不同個體必須至少滿足下列三個條件之一,即同屋居住、共享收入、共擔支出。
例如,在城市中一個三口之家,子女已成年并有工作,子女收入的一部分交與父母。此時,由于子女與父母同吃住,家庭的消費支出是依照其收入共同規劃的,因此子女與父母屬于同一“家庭”。若父母擁有住房,則該子女也應算作有房。
在農村中的一個典型情況是:農村家庭去城市打工,由于其在農村有自有住房,因此屬于擁有自有住房家庭類型。
解釋中還表示,雖然我國家庭自有住房擁有率遠高于國際平均水平,但不同年齡段、不同地區家庭自有住房擁有率差異較大。大城市的自有住房率要低于中小城市,年齡越輕的家庭自有住房率也越低。
“按這個說法,接近九成的自有率恐怕真的會有。”鏈家地產市場部經理舒莉莉說,對于剛畢業在寧工作的大學生來說,由于父母在老家有住房,因此按照“家庭”界定他們也算有房子的。
[江蘇]
住宅私有化率88.1%
“江蘇目前沒有住房自有率這個統計數據。”昨天下午,省住建廳人士說,去年年底,江蘇省有一個“住宅私有化率”的統計數據:88.1%。他表示,所謂住宅私有化率,就是私有的住宅建筑面積除以住宅總建筑面積。需要指出的是,“住宅總建筑面積”范圍是已經進行過房產登記的住宅,而尚未辦證的住宅或者尚未建成的住宅并不在統計范圍內。“其實住宅私有化率也可以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江蘇家庭擁有住房率還是比較高的,只不過不能直接印證。”
家庭平均負債僅6.26萬元?
住房貸款是家庭的沉重負擔
0
20000
40000
60000
80000
100000
120000
負債金額(元)
100816
36504
62576
城市
農村
總體
家庭負債均值
家庭負債最受關注,在房價高的今天,很多人都戲稱自己是為了銀行在打工。于是當報告說“中國家庭負債平均為6.26萬元,城市家庭平均為10.08萬元,農村家庭平均為3.65萬元”時,引起一片嘩然。
[回應]
樣本中負債家庭占38.22%
甘犁解釋,在受調查樣本中,有負債的家庭占38.22%,其中,農村家庭負債比例達40.31%,高于城市家庭35.16%的負債比例。中國家庭負債包括農業及工商業借款、房屋借款、汽車借款、金融投資借款、信用卡借款以及其他借款等種類。
“調查中,有不少人沒有貸款買房,有的正好已經還完了,還有的還沒買房。樣本中,有13.94%的城市家庭為購買住房而向銀行貸款,還有7.88%的非農戶籍家庭通過其他渠道借款買房。”
甘犁告訴快報記者,不可否認的是,住房貸款是家庭的沉重負擔,非農家庭購房貸款總額平均為28.39萬元,占家庭總債務的47%。農業家庭購房貸款總額平均為12.22萬元,占家庭總債務的32%。住房貸款總額遠遠大于家庭年收入,戶主年齡在30歲至40歲之間的家庭負擔最重,貸款總額平均為家庭年收入的11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