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后 80 后要養老,早存錢
60后 80后要養老,早存錢
你50歲,退休前需備好養老金116萬?
提到養老,相信大部分年輕人都不會把這個問題放在眼中,即便是40多歲,10年內就要步入退休生活的市民,也不會太過在意,都認為自己有社保可以拿。我們退休后,究竟需要多少錢養老,又該如何準備養老金呢?
200余萬養老非聳人聽聞
就在今
這個說法是不是靠譜呢?中信銀行重慶分行營業部理財師、AFP持證人譚建霞分析后認為,這個說法并非聳人聽聞,而是有現實的理論依據。
另一位AFP持證人陳靜則告訴記者,退休后,生活開支相比以前將會大幅度減少,但是相對的醫療、旅游等開支也會增加,因此退休后的開支大約會是退休前的60%—70%左右。
“假設,退休后你每月的開支為2000元,從60歲開始退休,按照平均壽命80歲計算,那么你退休后的20年需要2000×12×20=48萬元養老金。
假如我們以3%的通脹計算,如果按每月支出等同于現在2000元的購買力計算,你的壽命為80歲,你現在50歲,那么從60歲退休到80歲,你需要準備116萬元,才能滿足你現在每個月花費2000元的生活水平。”
80后需要準備更多
如果你現在的年齡越小,面臨的通脹時間就越長,到時候需要準備的退休金將更多。如果你對生活水平要求更高的話,自然也要更多的錢。
譚建霞簡單地計算了一下,假設退休后,每個月想要過上和現在3000元相同購買力的生活水平,如果你現在50歲,10年后退休,按照3%的通脹計算,那么需要為20年退休生活準備174萬元。如果你現在40歲,則需要為此準備234萬。如果你是個80后,現在30歲的話,則需要準備314萬退休金。
聽起來似乎是不太可能的事情。譚建霞告訴記者,事實上真正做起來并沒有那么困難,所依靠的就是復利。
復利計算的特點是:把上期末的本利之和作為下一期的本金,在計算時每一期本金的數額是不同的。
復利現值是指在計算復利的情況下,要達到未來某一特定的資金金額,現在必須投入的本金。80后在未來30年之后要籌措到300萬元的養老金,假定平均的年回報率是6%,那么,現在必須投入的本金是522330元。這只是一次性投入的情況,如果將投資分攤到每個月,計算下來的結果大部分人都會覺得比較容易。記者 劉笑嫣
鏈接
多種方式籌備養老金
僅僅知道需要多少錢養老并不是最關鍵的,更關鍵的問題是,我們需要通過哪種方式來湊足自己的養老金。譚建霞和陳靜給出了幾個建議。
一、社保
不可否認社保是市民最基本的養老生活保障,可以提供穩定可靠的生活來源。但是社保只能滿足基本的吃飯問題是大家都知道的共識,想要獲得更好的生活品質,就需要從其他方面入手。
二、基金定投
理財師們簡單地算了一筆賬,如果每月基金定投1000元,持續30年,按照每年8%的收益計算,30年后就能累計到1500295.18元養老金;按照10%的收益計算,30年后能夠累計到2279325.32元養老金。
目前做基金定投的人并不少,但是很多做了一年后覺得虧損,就停止了繼續投入。事實上,基金定投僅投入1年是很難獲得好的收益的。定投獲利的關鍵在于是否能耐心投資完一個景氣循環。投資者定投的期限最好大于或等于一個市場周期。從歷史走勢看,中國股市一般五年內出現一個循環周期,那么五年應是定投見效的期限。
而定投也是越早做越好,按國際公認的基金定投年收益率7.137%計算,如果目標60歲時累計100萬元基金,現在30歲,需要每月投797.86元。30年間累計投資的金額是28.7萬元;如果現在是40歲,同樣目標60歲時累計100萬元,每月需要投入1888.04元,20年累計投資45.3萬元;如果現在是50歲,每月需要投5734.22元,10年累計投資68.8萬元。
三、商業養老保險
此外,市民還可以選擇商業銀行的養老保險。以一個合資保險公司的養老年金險為例,如果從30歲開始,每年繳費8760元,60歲退休后,可選擇一次性領取現金441316元,也可選擇每月從領取1763元,一直領取到88周歲,能部分彌補退休后的養老金缺口。
四、黃金投資
有人做過一個有趣的比較:在清朝晚期,1兩(相當于現在的37.5克)金子相當于10兩銀子,1兩銀子相當于3000文錢,一斤(相當于1.2市斤)豬肉只要二十文錢。那時候1克金子的價值相當于現在的480元(豬肉按10元/斤算),和今天市場上金飾品每克400多元的價格相差不大。可見,幾百年來,黃金確實可以起到保值的作用。
在養老資產中配置黃金,除了抗通脹外,黃金還有容易變現和保存的特點,也可以作為一種家庭資產,世代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