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CPI增幅創近三年新低后,二季度我國GDP增幅自2009年二季度以來再度破八,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最新數據,今年上半年我國GDP為227098億元,同比增長7.8%,三年來GDP增長率首次回到8%以下。其中,一季度增長8.1%,二季度增長7.6%。GDP增速破八是否超出了預期?而回落的原因又是哪些?哪些行業成為拉低GDP增速的主力軍?針對市民關注的問題,昨天,記者就此采訪了中國人民銀
新聞提示
上半年重要經濟數據
■房地產投資增長16.6%,增速繼續回落。■城鎮居民收入實際增長9.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4.4%。
二季度其他重要經濟數據
●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5%,增速回落3.8個百分點;
●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0.4%,增速回落5.2個百分點。
●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增長14.3%,增速回落16.3個百分點;商品房銷售面積39964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0.0%,而上年同期為增長12.9%;商品房銷售額23314億元,同比下降5.2%,而上年同期為增長24.1%。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8222億元,實際同比增長11.2%,增速回落2.4個百分點。
●CPI同比上漲3.3%,漲幅回落2.1個百分點。PPI同比下降0.6%,而上年同期上漲7.0%。
一問
GDP增速為何“破八”?
針對GDP增速為何會破八?中國海洋大學經濟學教授劉曙光表示,中國出現經濟放緩應該是在預期之內,當前全球整體經濟環境并不理想,歐債危機爆發,歐美經濟增速不到2%,新興國家增速也在6%左右,中國作為世界經濟體的重要一分子,也不可能“獨善其身”,。
從統計局公布的數據看,今年上半年我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0.4%,比去年同期回落5.2個百分點。特別是房地產投資增速回落明顯,二季度增長14.3%,比上年同期回落16.3個百分點,這說明作為長期拉動經濟的 “龍頭”,固定資產投資也在放緩。
此外,今年二季度,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1.2%,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2.4個百分點。中國社科院經濟學部副主任劉樹成在談到宏觀調控政策時說,物價關系民生,此前為了控制物價采取相對緊縮的措施是必要的。外有金融危機,內有流動性的一度持續回收,經濟增速持續回落是自然的。對此劉曙光表示,一向平穩的消費缺乏新亮點,這主要是此前的刺激消費政策效果減弱,加上房地產調控等因素影響等,市場消費熱點缺失,這也是前段時間以“控物價”為重點的宏觀政策的效果反映。
二問
7.6%是否為“谷底”
7.6%的增速是否跌至谷底,接下來是否還會繼續下跌?中國海洋大學經濟學教授劉曙光表示,不必過多糾結于8%,中國出現經濟放緩應該是在預期之內,上半年中國經濟運行總體還算平穩、穩中有進。劉曙光表示,中國目前處于調結構轉方式的重要調整期,例如國家采取措施對房地產市場進行限購,一些城市對汽車進行限牌,而新興產業對GDP的拉動還未顯現,這也是中國經濟增速放緩的一個重要原因。他提到,二季度經濟增速“破八”,的確讓人有些失落,不過一些新動向值得注意。二季度,我國經濟的環比增速為1.8%,比一季度回升了0.2個百分點;我國經濟的月度核心指標工業增速,五六月份趨于穩定;投資增速從前五月的20.1%反彈到上半年的20.4%。相關專家認為,二季度末經濟有望觸底反彈。
三問
投資如何規避膨脹
昨日,中國人民銀行青島市中心支行發布了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市銀行表內外融資余額超1.2萬億,較去年同期增長了近20%。其中,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為8242.1億元,同比增長18.6%,增速較全省高3.5個百分點,較全國高2.7個百分點。受貸款增長快于存款增長的推動,我市銀行余額存貸比在6月末達到了86.5%的高位,這與央行二次降息不無關系,而降息雖削弱銀行盈利,但此舉正是為了穩增長,刺激實體經濟。
對此,劉曙光認為,今年以來,國家出臺了一系列“穩增長”措施,特別是在最近一個月內連續2次降息。不過,如果僅僅看到降息是不夠的,應當注意到,在降息的同時還連續擴大了利率浮動空間,在啟動一批“十二五”重點項目的同時出臺了鼓勵民間投資的一系列實施細則,要看到“穩增長”正與“抓改革”“調結構”相結合。
青島大學經濟學院教授閔正良說,“從國家的政策來看,我認為下半年還會延續這種頻率高、力度溫和的貨幣調控政策,年底的時候企業經營預計會有所好轉。”
????不過,對于經濟下行出現的通縮憂慮,閔正良并不認同,他表示現在還很難下通貨緊縮的結論。“GDP破8受到房地產影響較大,是增速下滑的重要因素。”他認為,接下來加強信貸對于實體經濟的滲透性依然十分重要,依靠重點投資項目和重點投資領域的指導,采取定向放松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對地方投融資平臺的放松不宜太大。眼下企業自主創新的需求非常迫切,他建議,對企業技改和自主研發,應給予適當貼息。對小微企業,要大力度減稅,不僅幫助企業克服困難,而且有助于穩定就業。
????記者調查
????實體經濟“洗洗”更健康
????島城上半年經濟運行數據尚未發布 記者探訪幾大板塊一窺上半年本地經濟運行情況
????昨天,我國發布上半年經濟數據,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關注中國經濟的同時,市民更關注青島區域經濟情況。目前,青島上半年經濟運行數據尚未發布,記者探訪實體經濟幾大板塊,一窺上半年本地經濟運行情況。
????重工業
發電廠、鋼廠趁機“檢修”
“上半年工業運行數據要等市統計局發布,以統計數據為準,其他單位無權發布。”昨天,記者聯系到市經信委有關人士,得到答復目前無工業運行數據公布。
“今年因用電不是很高,存煤很多,電力迎峰度夏沒有問題,應該不會出現用電缺口。”昨天下午,經信委新聞發言人宋先生告訴記者。記者還了解到,近期大唐黃島、華電青島兩大發電廠都有發電機在檢修,也就是說沒有全負荷投入發電,這與往年夏天全負荷發電仍難保供電的情況形成了對比。同樣在檢修的還有青島鋼廠高爐設備。記者了解到,青鋼集團上半年產鋼數據尚未發布,但上半年整個鋼鐵行業形勢不樂觀:下游需求不振,鋼價低位徘徊。據悉,上半年青鋼6座高爐中多座檢修,產能同樣未釋放。
進出口
前六個月出口增長2.7%
今年上半年,青島港再創新紀錄:吞吐量突破兩億噸,集裝箱突破700萬標準箱。但佳績背后也有隱憂,那就是鐵礦石、棉花、煤炭等大宗物資積壓港口,反映出下游生產企業需求不旺。
鐵礦石方面數據顯示,作為中國最大的鐵礦石進口港的青島港,鐵礦石存量已接近歷史高位,截至今年5月底,青島港鐵礦石存量為1571萬噸,存量接近2008年1690萬噸的歷史高位。保稅棉花情況同樣不樂觀:作為國內第一大棉花進口口岸,當下青島黃島港大量棉花積壓在港口,30多個保稅倉庫全部爆滿,積壓棉花高達30多萬噸。“從去年下半年以來,進口棉花平均每噸虧3000元,最多的達6000元。一些進口額較大的中間商虧損上億元。”青島棉麻公司總經理杜風說。
截止到6月份海關統計數據顯示,青島市市屬企業1-6月份完成進出口總值338億美元,同比增長5.1%。其中,出口190.73億美元,同比增長2.7%。
房地產
開工量計劃單列市第一
昨天,國家統計局發言人盛來運分析指出,今年的經濟增速回落的原因主要是國際形勢在繼續惡化,再是國內房地產等宏觀調控措施還在繼續實施,內需有一些趨緩。不過,青島房地產開發在上半年卻依舊保持了較快的速度,對GDP增長起到了拉動作用。本周發布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5月,我市房地產開發完成投資269億元,同比上升41.3%。在五個計劃單列市中居首位,其余各市完成投資分別為:寧波251億元、大連231億元、深圳170億元、廈門140億元。
青島市房地產開發管理局有關人士表示,在多項調控政策的綜合作用下,我市房地產完成投資依然上升,且超過大連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房地產項目具有投資持續性。房地產開發項目從開工到竣工往往需要2-3年時間,由于去年房地產市場形勢好,新開工項目較多,所以這部分項目今年仍需繼續投資;二是開發成本持續上升。
下半年青島房地產開發速度還會延續嗎?樓市觀察人士張百忍認為,“要看消化存量房的速度。”目前青島住宅存量已經達到近11萬套,以每月6000套速度消化,也要18個月以上,而通常的看法是1年消化不掉對房企就會有較大風險。
中小企業:
面臨產能過剩困境
“現在不少島城中小企業都面臨著市場危機。”專門為青島中小企業提供O2B(全球采購平臺)服務的青島制造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市場負責人石經理介紹說,從外部環境來說,歐債危機及日韓市場低迷導致島城中小型外貿企業疲軟;從內部環境來說,劉易斯拐點已經非常明顯,大量勞動密集型生產訂單被分流至越南等國,“現在青島的外貿類中小企業發展,可以說是內外交困。”石經理舉例說,青島制造前不久舉辦的一場韓國買家專場,雖然只有7名韓國買家參加,卻引來了二百多個島城中小企業,由此可以看出,目前島城中小企業面臨的困境。
新聞延伸
本月起11項涉企收費減免
自今年7月1日起,青島在全市范圍內暫停征收11項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完善投資項目落地審批涉及的7項收費征繳環節,清理省級以上開發區和產業功能區工業項目落地審批收費,力爭在園區內試行工業項目落地審批“零收費”。優化企業發展環境,落實市政府公布的29項惠企政策和措施。
《方案》規定,行政審批時限要在現有承諾時限基礎上再提速30%。政府投資房建項目審批壓縮為68個工作日,社會投資房建項目審批壓縮為61個工作日。優化工業項目落地審批流程,力爭使工業項目核準和備案時限分別壓縮到23個工作日、19個工作日左右。
上一篇:百年中山路將迎第5次改造 輝煌重振
下一篇:青島8家企業入圍中國500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