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萬人不能忘懷的記憶
昨日上午,共有37位市民查找自己的知青檔案,其中有33人查找到自己的知青記錄信息,查準率90%,這意味著知青檔案專題目錄數據庫能為我市大多數知青提供檔案查詢,那么青島到底有多少知青?記者通過查詢青島市志了解到,從1962年到1980年,全市共有近12萬名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回鄉或安置在生產建設兵團、農林牧漁場等。
我市首批知青是1962年離開青島的
1964年1月至1966年底,全市下鄉、回鄉、參加建設兵團人數已達19544人。其中,在山東省插隊落戶的有13830人,赴甘肅、青海參加軍墾建設的有5714人。
1968年,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再起高潮。1968年至1970年,全市有1.3萬多名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回鄉、參加建設兵團和安置到壽光、棗莊、齊河等農場參加農業勞動。
1974年至1977年,全市共動員40671名知識青年下鄉、回鄉,占這期間普通中學畢業生的2/3,平均每年1萬余人。
1978年,有條件地縮小了動員下鄉范圍。父母雙亡的不動員下鄉;老紅軍、二等以上革命殘廢軍人允許兩個子女留城;同父異母和異父同母的,父母雙方身邊各留一個子女;父母兩地工作的,允許父母身邊各留一個子女。1979年,進一步縮小了下鄉動員范圍。
1980年9月,青島市委和市政府決定不再動員中學畢業生上山下鄉。1981年4月,青島市各級知青辦停止對外辦公,具體業務工作并到市各級勞動部門,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工作全部結束。
相關新聞
市民查檔案手續很簡單
在昨天的檔案館日活動中,市檔案館還向市民現場介紹在檔案館查檔流程、查檔手續、檢索方法、服務方式,使市民直觀地了解查閱檔案的基本技能?!半m然檔案與市民生活密切相關,但這些年來,普通市民檔案利用率還是偏低,以前主要和政府機關單位聯系較密切,長期的傳統觀念使普通市民產生了檔案館神秘的錯覺,很多市民對檔案查閱的內容、程序不是很了解?!鼻鄭u市檔案局副局長楊來青解釋,其實現在市民來檔案館查資料程序非常簡單,一般情況只要憑身份證等合法證件,就能免費查詢相關資料?!霸趪猓瑱n案館和博物館、圖書館一樣,是民眾常去的公共休閑場所。我們希望普通市民能成為檔案利用的主角,充分利用我們的檔案資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