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站之間盡管只有607米,但只能采用單向施工,還要下穿12處文保建筑,施工中遇到的難點、難題特別多。昨日上午,在鏟車的舉起和落下之間,青島地鐵一期3號線匯泉廣場站和中山公園站之間的最后一道“屏障”被打破,匯中區間段與匯泉廣場站實現貫通,由于此前匯中區間段與另一端的中山公園站已實現貫通,這標志著青島地鐵首次實現了兩個車站之間的貫通。
現場>>>
昨日上午10時30分,隨著一陣轟鳴聲,橫在匯泉廣場站與中山公園站之間的隧道斷面轟然倒下,兩面的光線在此交匯,青島地鐵3號線匯中區間與匯泉廣場站順利貫通,至此匯泉廣場站和中山公園站“牽手”了。
據中鐵十七局青島地鐵項目部總工程師陳學龍介紹,他們負責地鐵一期工程(3號線)土建02標,主要包括2站2區間,即匯泉廣場站、匯泉廣場站—中山公園站區間、中山公園站、中山公園站—太平角公園站區間,包含車站和區間主體工程、附屬工程等的土建施工及車站除公共區外的辦公用房、設備用房等區域的裝修。其中匯泉廣場站采用明挖的方式,而中山公園站采取的是暗挖。
陳學龍告訴記者,匯泉站廣場—中山公園站區間左線全長607.77米,是22座車站中間距較小的一段,區間沿文登路、香港西路方向,橫跨武昌路至榮成路,地面主要建筑物為體育場所和商務樓房以及部分文保建筑,由于采用單向施工,這600多米的區間段,歷時374天才挖掘貫通。
難點>>>
下穿12處文保建筑
昨天上午,記者穿上雨鞋,從匯中區間巷道下口,沿著陡峭的臺階深入到地下27米的隧道中,相比其他正在施工的地鐵區間,記者注意到,該區間隧道的地面比較平整、干松,巖壁也用混凝土做好了初步的防護,一臺挖掘機還在施工中,將斷面一一清理掉,在隧道的另一側就是匯泉廣場站。據悉,下一步匯中區間段將安裝防水板、搭建鋼筋,再用混凝土做二次支護,并在隧道地面處開挖軌道鋪設區域。
“雖然是短短的600多米,施工期間也是困難重重,不過終于順利貫通了。”負責匯中區間施工的中鐵十七局項目部項目經理秦志斌興奮地說,這些難題中既有因為地質條件造成的施工困難,也有下穿建筑物時面臨的建筑條件限制,還有對文保建筑保護的特殊要求。
秦志斌告訴記者,施工過程中,該區間段要下穿12處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防沉降任務重,一旦處理不當,對文物保護單位造成了沉降,造成的后果是無法修補的。同時匯中區間段靠近海邊,地下水豐富,平均每天排水量達3300噸,這極易造成土壤沉降,而該區間段又下穿了包括嘉峪關小學、北海艦隊幼兒園、八大關近代建筑等文保單位,因此施工難度很大,為了保護這些建筑,他們可是花了不少心思。
輕輕攥一下 巖石就碎了
匯中區間段巖石風化嚴重 防坍塌任務非常重
秦志斌說,該區間地下巖石風化嚴重,防坍塌任務重。“匯中區間段的巖石風化度最大的達到5級,這就好比人輕輕攥一下巖石,巖石就能碎掉,非常危險。”秦志斌說,該處地質為含沙粘性土,非常容易出現塌陷等風險,在施工中他們主要采用機械開挖、局部人工修正的方式。雖然施工進度非常慢,但減少了對巖石的擾動,保證了安全。為了保障地面文物建筑安全,工作人員采取少放炸藥多點爆破,在下穿文保建筑時,施工方與有關文保等部門積極聯系,共同制定下穿方案。據悉,在下穿天泰體育場地下停車場時,由于停車場距區間拱頂僅10米,因此爆破難度很大,施工單位制定了 “短進尺、弱爆破、強支護、快封閉”的方針,通過嚴格的施工控制,整個區間1300余次爆破振速監測中,均在設計控制范圍之內。
在防水問題上他們也花了不少心思,通過艱苦而細致的工作,找出每一個滲水點,做好防護工作,增強漏水防護,對出現的漏水點及時堵住等方式減少對地面建筑的沖擊力和解決土壤滲水問題,也有效防止了土壤沉降。
此外,記者了解到,匯泉廣場站的施工進度也將加快,有望在年底實現封頂。 (記者 吳帥)
上一篇:油條精色誘食客 吃多致腦殘
下一篇:山東考生考北大清華比京生難18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