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分家了!
????這個世界第九大富豪、華人首富,昨日終被爆出分家方案。
????大兒子李澤鉅,正式接班李嘉誠,成為總市值達8521.02億港元的家族信托(LKSUnity)掌門人,而李澤鉅本人身家,也一躍增加至2900億港元,成為華人新首富。
二兒子李澤楷,分家后名下資產不到哥哥的1/20,不過李嘉誠亦表示會全力幫助李澤楷收購心儀的公司,而提供的資助金額,將會是李澤楷現
面對兩個兒子完全不一樣的分配方案,李嘉誠認為,兩兄弟在事業和財產上都沒有沖突。
大兒子
接班人李澤鉅
2900億港元華人新首富
分家前后對比
分家之前家族資產是“三分天下”,家族信托的權益是分別由李嘉誠、李澤鉅、李澤楷各持有1/3,李澤鉅名下并無太多私人資產,他也并未入圍2012香港福布斯富豪榜。
分家之后家族資產幾乎由李澤鉅“一統天下”,其所持家族信托權益增至2/3,涉及總共22間,包括“四大”旗艦:長江實業、和記黃埔、長江基建、電能實業。而李澤鉅名下資產達2900億港元,超越其父李嘉誠,成華人新首富。
說起李澤鉅,外界對其的評價,一個關鍵詞可以形容,那就是“沉穩”。
22歲在父親的安排下進入長實集團工作,25歲即擔任長實執行董事,29歲升任長實副總經理,42歲出任長實集團董事總經理。可以說有著近乎完美的職場履歷。
在長和系工作期間,李澤鉅主導的幾起商業案件也是可圈可點。
1999年,李澤鉅宣布進軍網絡,創辦網站“”。當2000年“”在香港時,高達200倍的超額認購,刷新了公司的招股成績。
隨后,李澤鉅更擊敗精于重組及出售瀕臨破產企業的美國資產管理公司Cerberus,成功以38億港元買入加拿大航空31%的股權。
而1996年5月遭到世紀悍匪張子強綁架一案,更是讓他確定了家族接班人身份。媒體報道,李嘉誠支付了10.38億港元的巨額贖金之后,李澤鉅很快脫險。而當時32歲的李澤鉅,在脫險第二天后便如常返回公司上班,絲毫不見慌亂。
不過,盡管李澤鉅是李嘉誠精心培養的接班人,但李嘉誠的精心培養,卻也讓李澤鉅的接班蒙上了一層陰影。
據報道,在每年與李嘉誠一起出席長和系業績會時,李澤鉅都只有在李嘉誠示意后,才會有簡短的看法。
因此,對于李澤鉅獨立執掌長和商業帝國后,是否能夠將長和系推上新的高峰,外界也有所質疑。
“小超人”李澤楷
136.48億港元老爸承諾現金資助
分家前后對比
分家之前次子李澤楷擁有三家上市公司,分別是電訊盈科、香港電訊信托和盈大地產,按持股比例計算,李澤楷持有市值為136.48億港元。在2012福布斯香港富豪榜,他位列第33位。
分家之后李澤楷的名下資產不到哥哥李澤鉅的1/20。不過,李嘉誠亦表示會全力幫助李澤楷收購心儀的公司,全力支持他發展自己的事業,而提供的資助金額,將會是其現有資產的“以倍數計算”。
相比哥哥李澤鉅的沉穩低調,李澤楷更被普通人所熟知,緋聞不斷的他,女友不是混血美女便是名門閨秀,43歲成為父親,卻依舊是多金單身漢,鉆石王老五。和香港女星梁洛施的婚姻糾葛,一度成為茶余飯后談資。
相比其感情生活,李澤楷的從商經歷也一樣豐富多彩,且非議頗多。他熱心資本運作,在香港早有“小超人”之稱。
1993年,李澤楷在完全沒有跟李嘉誠商量的情況下,賣掉衛星電視,比最初的總投資高出7倍多,并在同年用賺來的30億港元創建了盈科集團。這次漂亮的交易,讓李澤楷一戰成名,就此,他也完全脫離了父親和大哥,開始自立門戶。
2000年,李澤楷創辦的盈科集團,以2300億元“鯨吞”了香港電訊,合稱電訊盈科公司,成就了當年亞洲最大的并購案,李澤楷也因此被視為新一代的互聯網英雄。
但是由于之后互聯網泡沫破裂,加上經營不善,電訊公司市值蒸發了近百分之九十,李澤楷自身也面臨著越來越多來自股東和市場的質疑。
分家后,按照李嘉誠的安排,李澤楷要發展的新業務不能是家族現有業務,業內人士分析,除開已經涉及的產業,結合當前形勢,李澤楷或瞄準金融業。
據此前媒體報道,李澤楷有意收購荷蘭ING的亞洲壽險業務,該部分業務估值約70億美元,可能成為迄今亞洲最大的保險并購。但7月12日最新消息,黑石和友邦保險前任CEO馬克威爾遜(MarkWilson)等投資者正組團競購ING在亞洲地區的保險業務,李澤楷將遇強敵,因此父親李嘉誠對他的現金支持顯得尤為重要。
慈善基金會兩子共同管理
此次分家,李嘉誠的“愛子”也同樣備受關注,那就是1980年創立、已注入他三分之一財產的李嘉誠慈善基金會。
據了解,分家之后,家族信托權益2/3由李澤鉅掌控,剩下的1/3權益現在仍由李嘉誠持有,但按照他之前的安排,權益的大部分將轉移給李嘉誠慈善基金會,由兩名兒子共同管理,由李澤鉅當主席。
而李嘉誠曾透露,此前4.5億美元投資Facebook的股票,和過去兩年增持的長和系股份,都歸入李嘉誠慈善基金會,他在退休之后也將把更多時間用在基金會上。
據悉,這筆慈善基金的主要資助方向是教育和醫療,分析人士認為,由于李嘉誠沒有受過良好系統的正規教育,以及父親因病早逝,都使其想為社會盡綿薄之力,避免其人生悲劇。
這樣的分配方案,也被外界認為是“一個相當理想的財產分配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