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是奧運歷史上第一次以消極比賽的理由對運動員進行處罰,但于洋/王曉理被取消資格,并非毫無規則依據。
????首先,根據世界羽聯的《羽毛球規則手冊II》的附錄4《運動員行為守則》的第4.5款,“沒有用全力比賽,即沒有盡全力贏下比賽,也算是一種犯規。”以及第4.6條款,“做出了明顯有辱于或有害于羽毛球運動的行為”。以昨天比賽全場觀眾的噓聲和賽后的輿論來看,第4.6款基本是成立的。
????而即便“沒有用全力比賽”難有被所有人認可的統一標準,世界羽聯規則中還有如下條款:球員不得采取無禮行為(10.6.3)、球員不得采取其他未包含在本規則內的不當行為(10.6.4)——言下之意,世界羽聯擁有最終解釋權,所以完全可以將消極比賽定義為“未包含在規則內的不當行為”的一種,然后對運動員進行處罰。
????有上述條款在手,印尼知難而退收回了上訴,韓國的上訴被駁回,中國則如預期的那樣沒有上訴——事實上,在取消參賽資格的判罰下達之前,新華社連發兩篇嚴辭批評消極比賽的文章,觀其口徑,中國代表團在此事上丟卒保車的態度已經呼之欲出。
????世界羽聯當然會對中國的配合投桃報李,他們隨即宣布不會再對隊員進行其他追加處罰,同時也不會對教練和成員協會處罰,只是針對運動員個人。
????這般息事寧人,擺明了是打算將運動員當作替罪羊。她們只是戰術的忠實執行者,制定戰術的人難道不需要受到懲戒?沒有這些年羽球教練的命令,沒有世界羽聯長期視若不見的默許,沒有某國觀眾的司空見慣見怪不怪,這些羽球隊員們斷不敢膽大或麻木到這程度。
????在一場引發輿論地震的鬧劇后,中國代表團不上訴的態度和迅速的聲明,與其說“知錯就改”,不如說是“見錯就躲”。在這一事件中,他們從維護國家利益(打消極球)開始,到維護國家形象結束(打打消極球的人)。而真正應該對此負責的人,至今一改言辭鋒利有話直說的個性作風,玩起了失蹤。
????2002年世錦賽,中國女排在小組賽故意輸球以便挑選淘汰賽對手,遭到輿論的一致譴責。隨后,時任主教練的陳忠和公開道歉。一隊之帥,理應明辨是非、聞過則喜,理應有此擔當。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玩失蹤的李永波。迄今他在這一事件中玩起了無線電沉默,只有一貫和他同聲同氣的林丹的話也許可以泄露些許端倪——在媒體面前,這位李永波的愛徒一臉委屈地抱怨規則的漏洞,似乎全然不覺得這場球何問題之有。
????也許,他是真心不覺得。奧運開幕式上“高尚的體育精神”的誓言不是一天之內被忘掉的。消極比賽在昨天不加掩飾地大行其道,而在此之前,人們記憶猶新的是,羽球隊的各種“讓球”和“戰略性退賽”早已打著“合乎規則”的旗號一再重演。這樣的比賽已經變得令人習以為常。
????世界羽聯雖然多年來屢次修改規則欲鉗制中國隊,但他們從不敢真正得罪李永波這位幾乎以一己之力撐起這項運動大半壁江山的總教頭。他們處罰李永波的可能性,堪比國際足聯開除布拉特。
????不過,李永波的麻煩還是來了。這次消極比賽事件,不但令羽毛球運動形象受損,更令中國代表團面上無光。消極比賽透出的價值觀,恰是這個轉型中的龐大國家正在竭力擺脫的——至少,它的管理者想表現得如此。在舉辦過奧運會、奪得過奧運金牌第一之時,這個國家已經逐漸在競技層面脫敏,它所轉而尋求的,是在價值觀上的被認同。
????統治羽毛球20多年后,李永波的第一次懲罰終于要來了。那個令他在這個位置上屹立不倒的價值體系正在變化。僅僅一個月前,他還在斬釘截鐵地說:“體育本身是有標準的。標準很簡單——冠軍。能否站在冠軍領獎臺上,能不能升國旗、奏國歌,能,這就是標準。”但是現在,他也許將第一次發現,金牌已經不再是他的頂頭上司們最重視的東西。
????從某種意義而言,懲戒李永波是多此一舉。他已經受到了懲罰。對于一個對自己的價值觀深信不疑幾十年的男人來說,沒有什么比突然讓他換一套價值觀更恐怖的了。
???? 鳳凰網體育專欄作家 麥卡
上一篇:苦等五天 東道主終奪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