濃香白豆腐加工環境令人作嘔
濃香白豆腐加工環境令人作嘔
加工車間內遍地污水,生產豆腐的原料和垃圾做鄰居,蒼蠅亂飛,蜘蛛滿屋亂爬,車間內整體散發著刺鼻的氣味,就是在這樣臟亂的環境下,每天卻有數百斤豆腐在這里生產并銷往周邊市場。近日早報熱線82888000接到群眾舉報稱,在黃島區高家臺村內就藏匿著這樣一個無證加工豆腐的黑作坊,記者與執法人員蹲守,昨日終于在其開工生產時,將這個無證豆
“看了一會兒差點吐了”
“那么臟亂的生產環境,看了以后簡直再也不想吃豆腐了。”高家臺村村民張平(化名)告訴記者,發現這個豆腐加工點也是一次偶然。據張先生介紹,一次晚上散步的時候,他在村子東面入口的地方發現了這個豆腐加工點,盡管已是深夜,但加工點內依然發出機器轟鳴的聲音,他走進一看發現加工點內正忙得熱火朝天,加工豆腐的工具有的都已經生銹,工人們用臟乎乎的手直接伸進豆腐漿中攪拌,“看了一會兒我差點吐出來,后來實在受不了就趕緊走了。”張先生表示。
臟水亂倒味道特別大
8月8日上午,在張先生的指引下,記者與黃島區食安辦執法人員來到位于高家臺村東面的一處平房邊。“那就是豆腐加工點,旁邊停的那輛微面車就是他們的運輸車。”指著停在加工點外的一輛微面車,張先生告訴記者。在現場記者看到,這處豆腐加工點由3處串聯的平房組成,房屋都緊鎖著大門,加工點內也未傳出任何聲響,只是透過窗戶能夠看到大量的紙盒和加工豆腐的工具。正當記者在窗外觀察時,一名女子走了過來,“你們是干什么的,在這瞅什么?”這名女子問記者。在交談了一番后,女子表示屋內并沒有進行加工生產,并催促記者趕快離開。
隨后記者在加工點周邊走動,通過打聽記者了解到,這就是一處正在經營的豆腐加工點。“他們家干活味兒很大,從門口走過就能聞到很濃的味道,還有你看看門前的這條小溝,都已經臟得不像樣了,就是因為他們把臟水都倒在里面。”村民告訴記者,這處豆腐加工點營業已經有一年左右的時間。
怕被查都是晚上開工
“這樣的加工環境肯定是不符合規定的,也辦不下證。”在進行了前期的調查后,黃島區食安辦執法人員表示,為了徹底取締這個加工窩點,避免節外生枝,還是應當抓住黑窩點正在生產的時候行動。因此從上午8時左右開始,記者便與執法隊員一同在車內等候,隔著車窗觀察著加工點內的一舉一動。一直等候到中午12時30分,加工點內始終沒有動工,由于天氣炎熱,在車內的人此時已經汗如雨下,但為了避免打草驚蛇,始終沒人下車。
“這個黑作坊也是怕被查,所以一般都是晚上開工,但有的時候白天也會干,這個說不準。”張先生告訴記者。在詢問了舉報人及周邊村民后,執法人員兵分兩路,一路負責繼續盯守豆腐加工點,另一路則負責聯系大型執法車輛,為徹底查封此處加工點做準備。
老板緊張得變“結巴”
下午3時30分,加工點的煙囪冒起青煙,“你們看看里面是不是開始干活了?”指著加工點屋頂的煙囪執法隊員說道。果然大概過了5分鐘之后,加工點內傳出機器轟鳴的聲音,執法人員身穿便衣走進加工點發現,屋內已經開始忙活著生產豆制品。
此時,在車上等候多時的7名執法人員迅速進入豆腐加工點,對于執法人員的出現,工人們猝不及防,有人想要關閉機器但已經來不及。一名赤裸上身的中年男子從屋內跑了出來,該男子聲稱自己就是這處加工點的負責人,執法人員隨即向其亮明證件,面對執法人員的詢問,男子開始變得緊張,說話也由最初的流利變得結巴。
主要銷往周邊市場飯店
生產出的豆腐主要銷往何處?據舉報人介紹,這些豆腐主要供給黃島區和周邊地區,許多老百姓家里吃的就是這種豆腐,這才是最令人擔心的。“我天天看到他們用面包車向附近的市場送貨。”在附近做小生意的攤販李先生告訴記者,這個黑豆腐坊產量很大,他們一般向附近的市場供貨,有時也向一些小飯店供貨。“你們這里的豆腐主要銷往什么地方?”執法人員質問豆腐坊老板,“就是周邊的市場,主要還是做批發。”豆腐坊老板回應稱。
如何處理這個無證經營的豆腐坊?執法人員表示,經過查證該處豆腐加工坊無任何證件,屬于典型的無證經營,接下來他們將會查封這處無證豆腐坊并且沒收他們的作業工具,對于其產量和銷售情況,食安辦和工商、質監等部門將會調查,視情節輕重對無證經營者做出相應的處罰。
【目擊】
原料和垃圾做鄰居蒼蠅和蚊子到處飛
跟隨執法人員記者進入豆腐坊的生產車間,此時車間的地上污水橫流,地上鋪著一些布料和木板,在加工點內工人們踩著這些木板經過。豆腐坊內整體散發著一股難聞的氣味,大量的蒼蠅和蚊子嗡嗡地亂飛,時不時地停留在包豆制品的白布上,令人作嘔。
在加工點的原料儲存區,記者看到大量的原料大豆和建筑垃圾混雜在一起,部分大豆距離加工點的廁所不足10米。再來到加工點內晾曬白布的地方,記者看到這里儲存了酒瓶、廢紙殼等大量的生活垃圾,屋頂上結著成片的蜘蛛網,十幾只黃豆大小的蜘蛛爬在上面,有幾只蜘蛛不時地停留在這些用來包豆腐的白布上。
加工點內為何存在如此刺鼻的氣味,加工點內的一大堆白色粉末吸引了執法人員的注意,經過檢查執法人員發現這些只是生產豆腐產生的豆渣,顯然這些不是氣味的源頭。進入到加工點內的泡豆車間,隨著一股霉味迎面撲來,執法人員才看出些端倪,在泡豆車間的一些大缸內,執法人員看到大缸內浸泡著大量的黃豆,而泡黃豆的水已經變成了黑綠色,表面上還漂著一層綠色的霉斑,部分大豆已經腐爛,大缸內散發著一股酸臭味。由于加工點內氣味過重,執法人員被熏得幾次跑出門外。
除了豆渣外,加工點內還有大量的白色粉末,執法人員提醒這些粉末可能是石膏或者是消泡劑。執法人員表示,使用這些食品添加劑有嚴格的用量控制,應該精確到毫克,許多食品添加劑中都含有重金屬元素,如果不注意用量,使得產品內的重金屬含量超標,人在食用后危害很大。
想要精確控制用量,就必須要有精確的計量工具,在加工點內走了一圈,記者只發現一臺連刻度都看不太清楚的臺秤,加工點內的工人表示這就是用來稱食用堿和消泡劑的,不過更多的時候是靠“經驗”隨手添加。
【對話】
知道是違法還明知故犯
執法人員:你這里有生產豆腐及食品的相關證件嗎?
豆腐坊老板:正在辦,只是一直沒有辦下來。
執法人員:你覺得,你這樣的生產環境能辦下證來嗎?
豆腐坊老板:知道這個條件確實辦不下來。
執法人員:知道無證經營是違法的吧?
豆腐坊老板:知道,這不是也沒干多久嗎?就干了幾天而已。
執法人員:就干了幾天?我們了解到的情況可不是這樣。
豆腐坊老板:……(沉默不語)
執法人員:你這里的工人可是不少啊,他們有健康證嗎?
豆腐坊老板:正在辦,這個我錢都交了。
執法人員:交錢的單據給我看一下吧。
豆腐坊老板:哦,那個還沒收呢,但是我們相片都照了。
執法人員:那相片拿來看看吧。
豆腐坊老板:……(沉默不語)
【鏈接】
挑選放心豆腐一看二聞三嘗
如何挑選放心豆腐?一名做豆腐的老工人表示,想要挑選一塊放心的豆腐其實并不難,一是看豆腐的外表,優質豆腐呈均勻的乳白色或淡黃色,深黃色的豆腐有可能都是添加了檸檬黃等人工色素,還有一些呈深灰色的豆腐絕對是不合格的,在市場上看到這樣的豆腐消費者要警惕;二是聞豆腐的氣味,優質豆腐有著豆子天然的香氣,劣質豆腐則會發出一種難聞的豆腥味和餿味;三是在店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少嘗一點,優質豆腐口感細膩鮮嫩、味道純正、清香。劣質豆腐口感粗糙、寡淡無味,有的還會有酸味、苦味、澀味及其他不良滋味。
上一篇:亞硝酸鈉日落黃制毒雞架銷售火爆
下一篇:法院推出懸賞制舉報老賴可獲回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