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真人视频网站直播下载,国产男女免费完整视频,亚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精产国品一区二区区别

青島天氣 | 百寶箱
新聞網首頁 > 新聞中心 > 半島網聞 > 正文

青島人全國租海搞養殖 租金低自然條件好受歡迎

來源:青島晚報-- 2012-08-19 14:03:58 字號:TT

青島人全國租海搞養殖

青島人全國租海搞養殖

  說起青島的特產,人們自然想到的是海參、鮑魚、對蝦。然而,最近幾年,隨著島城沿海養殖區域面積的逐漸縮小,大批青島的養殖戶將目光瞄向了外地沿海區域。北到河北、遼寧,南至浙江、福建,在萬里之遙的海岸線上,到處可見青島海鮮養殖人的身影。在當地養殖戶的眼中,這些吃苦耐勞而經驗豐富的青島“耕海人”正以星火燎原之勢將觸角伸向了中國東部沿海漫長的海岸線。

  9成鰲山養殖戶外地包海

  昨天上午,

記者來到即墨市鰲山衛鎮,滿以為這個昔日曾經以海貨養殖聞名全國的地方,可以看到很多養殖池,然而五六年前養殖池子沿著海邊蔓延二三十公里的盛況早已不在,用即墨市鰲山衛鎮政府一名工作人員的話說,“早都搬到外地去搞養殖了,毫不夸張地說全國各地哪里都有,這些年大江南北,只要是有大規模養殖對蝦的地方,就有咱們鰲山衛養殖戶的身影”。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十年前即墨市從事海水養殖的總戶數在800戶左右,其中鰲山衛鎮的養殖戶就占了500多戶。鰲山衛鎮一養殖合作社的總經理林先生告訴記者,自從2001年前后濱海大道東部開始海域整治,養殖戶們就陸續到外地去尋找場地了,如今仍然堅持在本地養蝦的養殖戶不到一成,剩下的大多數都到了河北的秦皇島和省內的東營、海陽等地,這些地方水溫、水質、餌料等條件比較適合養蝦,加上這些地方的海水養殖是最近三四年剛剛發展起來的,包海成本只有青島本地的五分之一。 “咱青島的即墨鰲山衛無論是養蝦的歷史還是規模在全國海水養殖中都是領先的,不管是南方還是北方,只要是沿海區域大規模養殖對蝦的地方,都有咱們鰲山衛的養殖戶。 ”老林自豪地向記者介紹說。

  河北兩大養蝦縣青島人唱主角

  即墨市鰲山衛鎮水泊村村民張延忠今年49歲,曾經在老家干貨車司機的他離開家鄉已經6個年頭,如今在海陽市大閻家鎮潮里村和人合伙承包了380畝對蝦,一共七個池子,主要養的是日本車蝦。昨天中午1時許,記者見到了正在和伙伴們吃午飯的張延忠。 6年的海邊鹽灘養殖生活,已經讓他的皮膚曬成了古銅色。 “大閻家鎮這一代大約有3000多畝蝦池,基本是以養對蝦為主,而搞養殖的9成都是咱們即墨鰲山衛的人,總人數在100人以上。 ”張延忠指著周邊成片的養殖池告訴記者,因為要常年蹲點照顧蝦池,雖然即墨到海陽大橋修通以后,路途近了不少,但是張延忠一年也就回家三四趟。

  采訪中,鰲山衛鎮當地的養殖戶告訴記者,河北省秦皇島市昌黎縣和唐山市樂亭縣的海水養殖最近兩年剛剛起步,因此鰲山衛人就扎著堆地前去“淘金”,而這些養蝦經驗豐富的“青島人”無一不是流露出羨慕的語氣。 “這兩個縣百分之九十的對蝦養殖產業都是青島即墨人在經營,河北省樂亭縣和昌黎縣為例,當地的養蝦業九成是由即墨鰲山衛的人在經營。 ”風頭遠遠超過了他們本地人。 ”因為青島本地用于海水養殖的地方有限,幾年前先后有70多家養蝦戶從青島遷到了樂亭和昌黎拓展養蝦業。 “一戶少的有幾百畝,多的甚至達到上萬畝。 ”

  “北鮑南養”青島人去閩浙租海

  每年4月,膠南市靈山衛街道辦事處大灣村養殖基地的漁民們,都會載著一船一船的鮑魚從福建結束半年的“假期”回到青島。大灣村黨支部書記翟開軍告訴記者,過去的鮑魚養殖都是本地化,但是鮑魚的生長周期太長,一般要經過三年的養殖后才能出池。為此,合作社在幾年前就開始摸索在南方一些海域嘗試“北鮑南養”。去年10月,合作社派人從大連、煙臺等地購入優良鮑魚苗種后,隨即運往福建莆田附近租用的海域,讓小鮑魚苗在福建過冬。經過近半年的調養,這批鮑魚目前已長到了6厘米左右,隨后再將鮑魚運回大灣村養殖海域,長到8厘米以上就可以上市銷售了。據介紹,大灣村鮑魚養殖面積達到200多畝海域,全村共有4000多籠鮑魚,總數量在一千萬粒以上,在“北鮑南養”的成功經驗吸引下,大灣村的六七十家養殖戶都要跟著他們的鮑魚“南北遷徙” 。

  鮑魚千里迢迢送到閩浙養殖,去了租海、來回長途跋涉的運輸費用還能有啥賺頭?大灣村鮑魚養殖戶老陳告訴記者,異地調養巧妙解決了北方鮑魚冬季休眠不生長的問題,縮短了鮑魚的生長周期,鮑魚苗種的死亡率會大大降低,扣除運費和相關支出,還是大有賺頭。翟開軍算了一筆賬:每年冬季,合作社為海水加熱幫鮑魚過冬的費用達上百萬元,如果運到南方養殖,運費和海域租賃費只需20萬元至30萬元,而這批鮑魚苗至少節約成本在1000萬元以上。

  避寒災青島養殖人向南“遷徙”

  “我有兩個池子,都是養了海參,前兩年氣溫最低的那一陣子,損失慘重,海參大約凍死了五分之一,兩年加起來,我損失了接近20萬?!蹦z州市營海街道辦事處的養殖戶陳曉前幾年一直被極端的寒冷天氣 “害”得心驚膽戰?!斑B續兩年海參都大批被凍死,養殖戶再也不敢抱僥幸心理了,現在我們這一帶的池子里基本沒有海參了,都送到南方去了。 ”陳曉說,海參的耐寒能力比較強,因此他只將一些個頭小的海參寄養到附近的海參大棚里。

  “現在池子里剩下的都是個頭比較大的海參,只要做到讓池水流動起來,一旦結了冰盡快想辦法破除,防止海參窒息就行了?!标悤愿嬖V記者,五年前營海街道辦事處的海參養殖規模在一百畝左右,從三年前開始有養殖戶因懼怕“寒災”而開始陸續向南“遷徙”,他們的第一站是江蘇的連云港,后來繼續往南到了浙江沿海,從去年以來,最后一批海參養殖戶都“遷”到了更遠的福建沿海。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在膠州營海,像陳曉這樣的海參養殖戶,最近幾年離家到南方繼續他們的“耕海夢”的就有六七十戶。(記者 趙杰)

分享到:
-

-

相關閱讀青島新聞

我要評論 提取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島新聞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晋中市| 慈利县| 西藏| 阜宁县| 茌平县| 上饶市| 三门县| 本溪| 德阳市| 许昌市| 彭阳县| 海口市| 肇州县| 祥云县| 高淳县| 嘉黎县| 慈溪市| 剑川县| 台北县| 山东省| 杨浦区| 修水县| 丹寨县| 石楼县| 龙口市| 凌源市| 玉屏| 龙泉市| 德格县| 邛崃市| 田阳县| 湄潭县| 临武县| 绥芬河市| 饶河县| 肃宁县| 龙井市| 卢氏县| 府谷县| 建瓯市| 自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