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起,蟹腳癢,立秋剛過,很多市民已經迫不及待地等待金秋大閘蟹的新鮮上市。然而,“大閘蟹雌激素超標”的消息仍不絕于耳。記者通過核實發現,網上流傳的“新聞”為翻舊聞。
今天上午,蘇州市陽澄湖大閘蟹行業協會會長楊維龍表示,陽澄湖大閘蟹不可能存在雌激素含量超標和使用抗生素的現象。
事發
媒體報道大閘蟹激素超上限
近日,某媒體報道,香港某化驗所利用新
該報道稱,大閘蟹一般至少兩年才能長到二兩以上,但使用激素之后一年蟹就能養成上市。
據稱,該研究所還用同樣的檢測方法檢測了奶粉等,結果發現有大約20%的嬰兒奶粉樣本驗出含類雌激素。而“大閘蟹含毒比毒奶粉還要厲害100倍”。
調查
網傳消息系翻舊聞
記者查詢發現,網上流傳的其實是2011年香港某媒體刊發的,目前在網上又被轉發了2萬多次。
根據中新社2011年10月的報道,當時就有學者指出,報道中提到的檢測方法,準確度和穩定性有缺陷,分辨不出所含的激素是添加還是天然的。
相關檢測機構的負責人也在當時就承認他們的檢測方法存在缺陷,而包括陽澄湖大閘蟹行業協會在內的多個部門去年就已經辟謠澄清。
回應
協會回應相關傳言都是造謠
今天上午,蘇州市陽澄湖大閘蟹行業協會會長楊維龍告訴記者,陽澄湖大閘蟹雌激素超標和使用抗生素等傳言都是造謠生事的。
“陽澄湖大閘蟹是沒問題的,凡是陽澄湖的,生態環境好、水草茂盛、陽光充足、餌料充足,我們的監控非常嚴格,在這種環境下生長的大閘蟹是經得起歷史的任何檢驗和多部門的檢測。”楊維龍說。
同時楊維龍表示,多年來,協會和公司等一直是明察暗訪、監管教育,并不斷培訓蟹農如何養養殖。
之所以每到大閘蟹上市季節就有各種含量超標的傳聞,楊維龍認為,主要是因為樹大招風,陽澄湖的名氣會招來某些不良商家的攻擊。
此外,還有商家之間的內斗等多種因素。
他表示,多年來,協會一直在跟蹤調查,并未發現有這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