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常年在外打工,17歲“留守少女”敏敏早早陷入網戀,偷偷從四川來青約會“可愛男”,不料見到的卻是比自己大26歲的“大叔”。明知被騙,敏敏卻心甘情愿與他相處近一月,甚至故意不接父母電話。城陽警方專案組經過調查,最終在一家物流公司找到她和男網友。昨天下午,敏敏和父母踏上回家的客車。
■尋找
17歲少女離家近一月
8月21日一大早,任先生夫妻倆從四川風塵仆仆趕到流亭派出所報
接下來,專案組民警轉戰城陽、李滄、即墨、膠州等地,對和敏敏可能有關聯的勞務中介公司、小旅館、網吧、足療、洗浴等場所展開地毯式清查。23日下午,民警排查到即墨一家小旅館,老板稱,21日晚有一男一女入住過。老板辨認照片,女孩正是敏敏。經了解,男子張某43歲,四川來青打工,通過中介公司的信息得知,張某在李滄區瑞金路一家物流運輸公司上班。24日晚,民警趕到物流公司,見到了張某和敏敏。
■講述
陷入網戀來青會網友
昨天上午,記者在流亭派出所見到敏敏。面對記者,她低著頭哭個不停。“我知道錯了,不知如何面對父母,所以一直不敢接電話。”敏敏說。原來,父母常年在銀川打工,15歲時敏敏就和小6歲的弟弟寄居在姥姥家。去年,敏敏學會上網,暑假期間,趁父母不在家經常到網吧。“半年前,我在網上認識一個‘可愛小男生’,當時他說只有24歲,負責給企業招聘員工,還說可以幫我找份工作。”敏敏說,他說話總能討自己歡心。
一個月前,敏敏謊稱到同學家玩,瞞著姥姥踏上來青島的火車。哪料,一見面對方竟是一個 “大叔”。“我學習成績一直不好,早已不想繼續上學,一直希望出來找份工作,他答應幫我找工作,于是我索性留下來看看。”敏敏說,起初她也覺得被張某騙了,可交往了一段時間,發現張某對自己非常體貼,兩人經常一起逛街、上網,想吃什么,想穿什么衣服,張某總是有求必應、百依百順,這在以前從來沒有過。于是,她安心地和張某生活在一起。
父母自責關心她不夠
“都是我們不對,平時只顧著忙工作,對她疏于關心,差點害了她。”敏敏的父母說,他們常年在外地打工,一年只回家一次,對女兒的事情知之甚少,女兒離家的事,也是兩周后才聽家里老人說起。“我不想上學了,想找份工作。”敏敏說,她最大的愿望是當一名廚師。“孩子,爸媽不怪你,你想干什么就告訴我們,我們一定支持你。”聽了母親的話,敏敏撲到她的懷里,母女倆抱頭哭起來。
昨天下午,敏敏一家三口踏上了回家的客車。臨走時,敏敏表示,她以后不會再沉迷網戀。據了解,43歲的張某一直未婚,平時喜歡上網與女孩聊天,事后民警對他進行了批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