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訪團記者在“錦繡蒼山”現代農業示范園采訪.記者 張帆 攝
采訪團記者在“錦繡蒼山”現代農業示范園采訪.記者 張帆 攝
工作人員正在現代農業示范園修剪枝葉。記者 張帆 攝
在農業園中,科技種植蔬菜。記者 張帆 攝
大眾網臨沂9月12日訊(記者張帆)代村地處山東蒼山縣城南郊卞莊鎮,近幾年來,代村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目標,逐步探索出
南方果樹移植北方,“升級版”菜園展現科技力量
蒼山最被大家熟知的就是蒼山的大蒜和牛蒡,其實蒼山除了這兩個寶貝以外,蔬菜的種植更是名揚省外,現在長三角地區的蔬菜幾乎都是蒼山直供的。而在代村,最讓村民們自豪的則是代村“錦繡蒼山”的蒼山現代農業示范園,在這里不僅可以見到各種蔬菜,還能親身體會到科技給農家帶來的改變。
走進蒼山縣卞莊鎮代村,一股濃厚的鄉土氣息撲面而來,這里到處綠樹成蔭,花香沁人心脾,一片姹紫嫣紅、生機勃勃的景象,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旅游觀光、休閑度假以及購買花卉苗木,這就是蒼山現代農業示范園。
蒼山縣現代農業示范園是臨沂市目前最大的生態農業旅游示范區,園區將傳統農業與現代高科技無土栽培有機結合,同時融入蒼山本土的地理知識,人文景觀,生動展示蒼山縣作為“中國蔬菜之鄉”和“山東南菜園”的美麗富饒。這里利用現代科技還將南方特色果樹移植園區內,產自海南的香蕉,臺灣的蓮霧、雞蛋果,南美洲的番石榴、金黃黃個頂個大的檸檬,西紅柿樣的茄子在這里可以一覽無遺。
廣袤農田邊建起小洋樓,小村子媲美美國農場
走進代村,一幢幢的小洋樓排列整齊地在一大片廣袤的農田旁,遠遠望去,綠色的植物,白色的大棚和灰色的樓房讓人感到代村規劃的整齊劃一。青島新聞網的編輯艾錕感嘆道:“你們看這樣的布局,簡直就是電視上演的美國農場的樣子,又規矩又干凈,真是太霸氣了。”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首先要讓農民富起來,要做到“生產發展、生活寬裕”。代村以農戶庭院為載體,以沼氣為紐帶,大力發展庭院養殖、種植和戶用沼氣建設,實現庭院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豐收。
代村黨委書記王傳喜說,農民們富了就要開始建設大家的精神了,一定要“一邊富口袋、一邊富腦袋”,結合傳統文化的發揚光大,代村按照“三清、五化、十建設”的要求,專門建設了圖書室、閱覽室、農民夜校和文化廣場,每條街巷都按照文明宣傳一條街的標準進行建設,設有標識牌、宣傳欄、黑板報,規范了噴繪和標語,使廣大村民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教育。
該村堅持誠信立村,要求集體經濟創名牌、個體經濟創招牌、村民對外創品牌,合力打造過硬的代村精神文明品牌工程。同時,投資200多萬元,修建了教學樓和高標準幼兒園,充實了各類辦公器材和實驗設備,并制定完善了升學獎勵制度,對初中以上的學生,每生每年發給1000元助學金,對考入全國重點的大學生給予6000-10000元的獎勵。”
上一篇:濰坊:一個“真”字抓鄉村文明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