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村澳門花園社區
德孝熏陶的特色精神文明建設
????齊魯網膠州9月14日訊(記者 戶延明)戴胸花取代穿孝服、鳴哀樂告別唱大戲……在膠州市三里河街道管理村,村里成立的“治喪小組”不久前推行起了新的殯葬規定。如今,這個免費給村民辦喪事甚至免費提供墓地、墓穴墓碑的“執喪小組”,受到了越來越多村民們的擁護。
????殯葬改革、道德講堂讓管理村精神面貌煥然一新,成為了這個村在鄉村文明行動中
????殯葬改革:村民不花一分錢
????幾年前,管理村搬遷改造變成了花園式小區。在這個名叫澳門花園的小區內,綠樹成蔭、環境整潔,配套完善。然而,搬進小區的居民們不久發現了一個未曾遇到的麻煩事兒。
????“只要有一家辦喪事,整個單元甚至整個小區都要跟著折騰上三五天,旁邊還有幼兒園、活動場等等。”村民欒升海告訴記者。除了麻煩,傳統喪事大操大辦、甚至盲目攀比讓不少村民叫苦不迭,搭靈棚、擺路祭、出大殯、打幡摔盆、燒香化紙、收送挽幛等等,不算墓碑墓穴就要五六千元。
????“更有甚者,兒女為分攤花銷吵吵鬧鬧,最后影響家庭和睦。”管理村劉元征支部書記說,村里決定成立治喪小組,“居住條件現代化了,思想觀念也要跟的上時代。”
????2012年5月11日,按照新的規定,治喪小組為一戶居民辦理了喪事,喪主十分支持新規定,主動配合工作,自家沒有花費一分錢,順利辦理了喪事。62歲的居民徐阿姨說:“我覺得挺好的,活著好好孝順,去世了心里也踏實,簡單、干凈、衛生的就把喪事辦完了,我非常贊成。”
????免費午餐:70歲后衣食無憂
????孿勝海今年74歲,閑不住的老人負責社區里花木的修剪工作。每天中午11點,干完一上午活的欒勝海會來到社區中央的老年餐廳,這里給70歲以上老年人提供免費的午餐。
????記者在這家近百平米的餐廳內看到,老人今天的菜譜是蘿卜絲燉蝦、土豆燉蕓豆、饅頭,“都是老年人喜歡吃的菜,燉的很爛,好消化。”
????75歲的李洪蘭和76歲的王茂讓老兩口坐在一張桌上。她告訴記者,4個女兒都嫁到外面去了,兒子也成家分出去住。以前老兩口中午自己做飯吃,有時嫌麻煩就湊合,孩子們都不放心。“現在好了,村里開了餐廳,我們就天天過來吃,飯菜不重樣、好吃又免費。吃完飯還可約上老伙計打撲克、打門球。”
????劉元征說,下一步他們將擴大餐廳規模,村里近150名60歲以上的老年人都將享受到免費午餐,讓大家共享村里發展的成果。
????德孝熏陶的特色精神文明建設
????走在管理村澳門花園社區,老年人會主動跟你點頭微笑,背著書包的孩子會熱情的叫一聲叔叔阿姨好,墻上是四德建設宣傳畫,窗口傳出的是敬親孝老歌,鄉村文明行動開展以來,通過德孝熏陶、典型引路,管理村找到了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新經驗。
????“現在村民們生活都有了保障,我們當前的主要任務就是推進移風易俗,不斷融入到城市生活中。”村黨支部書記劉元征向我們描繪了管理村的誘人前景:“村里將再提高各項福利待遇,不斷提高群眾的生活質量,讓群眾無任何憂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