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萬以上人口的城市,將在2015年實現45%的步行、自行車出行分擔率;其余城市,步行和自行車的出行分擔率不能低于50%至70%。記者從住房城鄉建設部獲悉,住房城鄉建設部聯合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財政部發布《關于加強城市步行和自行車交通系統建設的指導意見》,以促進城市交通領域節能減排,加快城市交通發展模式轉變,預防和緩解城市交通擁堵,降低城市空氣污染。
今后,新建或改擴建的城市主
住建部總規劃師唐凱說,發展城市步行和自行車交通是預防和緩解交通擁堵、減少大氣污染和能源消耗的重要途徑。未來的發展目標是,大城市、特大城市發展步行和自行車交通,重點解決中短距離和與公共交通的接駁換乘;中小城市要將步行和自行車交通作為主要的交通方式予以重點發展。到2015年,城市步行和自行車出行環境明顯改善,分擔率逐步提高。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院交通所所長趙杰說,目前中國的出行結構越來越不健康,機動車“一頭沉”的狀況嚴重。要實現綠色交通,就需要鼓勵各種交通方式平衡發展。 “城市街道不僅是車輛來去的通道,更重要的是讓民眾在街道上行走時感覺到安全、舒適、溫馨”,才能真正鼓勵低碳出行。
相關鏈接
9月22日為“無車日”
今年9月22日全國繼續開展“中國城市無車日”活動。據了解,今年無車日活動的主題是“關愛城市綠色出行”,意在突出強調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倡導進一步改善綠色出行條件,更多地選擇綠色出行方式。該活動自2007年開展以來,截至2011年底,全國承諾開展活動的城市已達到149個,涉及超過2億的城區人口。
青島已建成兩條綠道
青島取消自行車道已經是十幾年前的事兒了,主要原因是騎自行車的人越來越少,而機動車數量越來越多,再保留自行車道就造成資源浪費。可是最近幾年,隨著城市交通的擁堵以及市民環保意識的提高,騎自行車的市民日益增多。由于取消了自行車道,一些人把自行車騎上了人行道,在人流當中來回閃躲、穿梭,非常危險,自己圖方便,卻給行人帶來很大的安全隱患。因此,自行車道回歸的呼聲再次響起。
身旁是車流不息的交通要道,而自己卻騎著自行車悠閑地穿行在“森林”中……今年4月底,首條自行車綠道在海爾路上亮相。市民可以在路邊綠道里騎上自行車悠閑地通行。記者從市城市園林局獲悉,今年,我市至少建設60公里的城市綠道。城市綠道集科技、生態、綠色理念為一體,具有高透水率、高承載力、吸塵降噪、安全環保及藝術裝飾效果等諸多優點。其中,將在一些條件合適的綠道中配置自行車道,打造自行車綠道。記者了解到,嶗山區除了海爾路之外,還將在濱海大道上打造自行車綠道。市南區將在山東路上打造多功能的綠道,開發區在海邊道路上建設自行車綠道。膠南在濱海大道沿海一側綠化帶中建起長約13公里的自行車休閑專用道。
上一篇:青島主城區危舊房改造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