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2.5首考 青島各區全部達標
PM2.5首考 青島各區全部達標
按照國家規定,明年1月1日起,要按新國標發布污染物監測數據。繼北京、上海等城市之后,昨天我市首次正式發布PM2.5監測情況,成為省內首個發布PM2.5監測數據的城市。根據數據結果看,島城當天天氣良好,又見藍天白云,各區域天氣情況全部達到二級良好標準,近半區域達到一級優的天氣,掛上了代表一級優天氣的綠色氣球標志,
13個站點數據全達標
昨日上午10時,市環保局碧海藍天官方網站正式增加PM2.5監控數據發布欄,公布了市區全部國控、省控共計13個空氣監測自動站的PM2.5監測數據。記者隨后登錄網站,點擊進入系統,看到市內七區13個監測點位用不同顏色的氣球標出了PM2.5監測情況,位于青島市地圖最顯眼的地方,其中13個點位中,代表一級優的綠色氣球為6個,二級良的黃色氣球為7個。將鼠標放在某個站點的氣球處,立即就有這個區域的PM2.5濃度數據彈出。記者試著點開城陽北部這一點位,立即彈出一個方框,顯示PM2.5的日均濃度值為0.032毫克/立方米、監測時段為2012年9月30日、空氣質量IAQI分指數為47、空氣質量級別是一級、空氣質量令人滿意,基本無空氣污染,各類人群可正常活動。在地圖旁邊,還有兩個圖標,上方表格列出了13個點位和污染指數,并分別用顏色區別開。根據監測數據顯示,9月30日島城各區域天氣情況全部達到二級良好標準,其中6個點位達到一級優的天氣,另外7個點位達到了二級良的天氣,也就是說當天各區域空氣質量都達標。
與天氣區域都有關系
監測數據顯示,9月30日當天,青島全市13個空氣質量監測點位的PM2.5日均值監測數據最高的是李滄北部的0.073毫克/立方米,污染指數為99,最低的是城陽南部0.026毫克/立方米,污染指數為38。對照國家新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PM2.5二級標準的濃度極限值為24小時平均值0.075毫克/立方米,我市首日發布的監測數據均低于該標準,全部達標。
市環境監測中心站有關人員介紹,影響PM2.5濃度的因素有多方面,最主要的是排放物,同時還和天氣、所處區域等都密切相關。據悉,李滄北部工業密集,向空氣中排放的污染物自然要多,而城陽北部監測點處于嶗山水庫附近,主要為居民區,幾乎沒有企業,當地對于水源地實行保護,這一區域相對空氣質量要好。
“這一天的監測數據并不能說明問題,需要一段時間的監測和對比才具有參考性。”該人員還表示,從前段時間的監測情況來看,9月30日當天的空氣質量不是最好的,不過隨著11月采暖季的到來,空氣中的排放物會增多,也會加大PM2.5的濃度。
數據是24小時平均值記者了解到,實際上昨日查到的監測結果,是9月30日的統計數據,統計時間段為9月30日的0:00到23:59,最終數值是這一天的平均值,而不是實時數據。據悉,以后每天的監測數據按照《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中關于數據統計有效性的規定,于第二天上午經人工審核后,在12時前發布。
市民若要查詢監測結果,可登錄市環保局的官方網站(),選擇 “青島市環境空氣PM2.5監測數據發布系統”,點擊進入發布系統,就可以看到 13個監測點的監測數據以地理信息模式顯示,市民可在地理信息模式發布界面上自行選擇區域點擊瀏覽數據。
據悉,今年2月29日,國家環保部發布新修訂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與該標準同步發布《環境空氣質量指數(AQI)技術規定(試行)》。要求全國74個城市在10月底前完成PM2.5“國控點”監測的試運行,12月底前公布監測結果。根據這一要求,今年6月份,青島市13個大氣監測子站的PM2.5監測系統全部配備完畢,并進入技術調試階段,并從7月份開始對島城大氣中的PM2.5全面監測,而10月1日起提前對外公布結果。按照新國標,三個月來我市空氣質量基本都是優良,達標率在95%以上。
據悉,青島是全省第一個公布PM2.5監測結果的城市,在全國也排前列,目前已知北京、上海、柳州等地已經對外公布監測結果。下一步,市環保局將按照國家、省環保廳要求和社會公眾意見,適時增加監測項目、擴大監測時段、進一步完善數據發布形式和內容。
上一篇:青島海陸空一天運送35萬旅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