撿到錢包找失主,給游客指路,巡邏一天后還要到外出旅游居民的空房子外盯上一眼,這個長假八大峽派出所51歲的社區民警鄭世運一天都沒閑著,天天從早晨7點忙到晚上7點,雖然忙碌的都是一些瑣碎小事,但在老鄭的眼里,居民事無小事。不過,昨天,老鄭挺開心,他收到了居民送來的表示感謝的水果,這是之前丟錢包的居民特意給老鄭送來的。“開心的不是有水果吃,而是居民對我的那份實實在在的感謝。”老鄭笑著說。
長假不休假碼頭巡邏
長假期間,八大峽管區內的旅游碼頭日接待游客達到數萬人,人員密集容易發生治安糾紛案件。按照所里統一要求,鄭世運從每天早晨7時許開始,與同事一起在旅游碼頭展開治安巡邏,一直到下午5點半,當碼頭不再營業,游人全部離開后,鄭世運才回到所內進行休整。
“到八大峽廣場怎么走啊?”“去五四廣場坐什么車?”每天執勤,鄭世運都要全副“武裝”,但一身防暴裝備卻很少能用到。“在這片區域巡邏,最多的往往是游客,游客遇到的麻煩大都是不認識路或者不知道該坐幾路公交車。”鄭世運告訴記者,多數執勤時間他都在充當著一名導游的角色,此外,即使是游客發生爭執,也極少有通過暴力解決的,只要他在現場,往往幾句話就能給化解開。
記者看到鄭世運的臉已經曬得黑里透紅,身上的汗也把警服給濕透了。“我每天都要沿著八大峽碼頭轉圈,這里是治安防控重點,一天轉個二三十圈很正常。”鄭世運告訴記者。
講述>>>
收到水果心里很感動
就在昨天中午,鄭世運回到八大峽派出所剛要吃午飯時,社區居民小裴給他送來了葡萄、桔子等一堆水果。“小裴之前把錢包丟了,社區有居民撿到后因為沒有聯系電話,把錢包送到了派出所,我查到小裴的電話后讓他過來領了回去,包里有700多元現金還有銀行卡、駕駛證、行車證等等一堆重要證件。”鄭世運告訴記者,這樣的事特別多,幾乎每天執勤時,他都要幫“無主”錢包尋找主人。
剛吃完飯,鄭世運又拿了一塊鐵制的牌子送到了社區居民高某家門前。原來,高某在一樓開了一房屋家政中介公司,并在門前馬路邊停車線位置放了一塊木質廣告牌。前段時間,高某的鄰居李某將廣告牌挪走并將自己的私家車停在那里,雙方發生糾紛,混亂中李某將牌子碰倒,高某撥打110報警。鄭世運趕到現場一看,廣告牌并未損壞仍然擺放在路邊,且雙方當時只是爭吵并沒有發生打斗。但是,高某仍然每天到派出所堅持要求李某賠償150元,李某不肯,就這樣雙方僵持不下。老鄭從鄰里和諧相處、減少矛盾的理念出發,對雙方予以規勸、說服,最后自己掏錢替高某重新制作了一塊鐵制的廣告牌。“哎呀,老鄭,怎么能讓你花錢,這可怎么好!”高某見到老鄭這么做,感覺很過意不去。
居民出遠門他要幫看家
新聞延伸
昨天下午5點半,到了鄭世運下班的時間,但他沒有回家,他還要執行一個任務。原來,市南分局在節前向社會推出了 “空屋預約防范”的便民舉措,鄭世運管轄的臺西三路就有一位居民國慶節期間到華東五市旅游,這位居民在出發前,專門找到鄭世運,說明了外出的時間,老鄭隨即進行了詳細登記,并根據分局要求,積極協調居家委會、樓道組長,對住戶的鄰居進行了走訪,爭取鄰居配合,大家一起確保住戶的房屋安全。
“八大峽社區轄區有居民住宅樓69棟、156個單元、3256戶、居民人口7800余人,出租房屋600戶,流動人口700人左右,有學校1所、幼兒園1所、賓館飯店12家、六小門店130家。”說起自己管理的片區,鄭世運是耳熟能詳,甚至連筆記本都不需要看。“這個外出的住戶非常信任我,有什么問題都來找我,我都快成了片區里的‘名片’了。”就在記者跟隨鄭世運去回訪這家住戶時,一路上,鄰居們見了老鄭無不熱情地打招呼,并一口一個 “老鄭”地叫。“他們對我很信任,我覺得我的付出值了。有時忙了一整天,回家累得都沒勁吃飯。”鄭世運告訴記者,干了這一行,再苦再累都得承受,這都是他該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