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度,青島這座城市密集制訂、出臺了許多關系經濟發展的《意見》,發布了紅島經濟區的規劃,與煙臺、威海強化了戰略合作……
在這個宏觀經濟下行壓力依然持續的背景下,在這座城市實施“藍色跨越”的關鍵節點,這些舉措意味深長。
美國一位知名的金融家曾經說過,“天下只有四種事:重要而緊迫的,重要但不緊迫的,不重要但緊迫的,不重要也不緊迫的。誰都能識別哪些是重要而緊迫的,哪些是不重要
注視這些舉措,相信這座城市作出了正確的選擇。
1
青島出臺《意見》支持小微企業發展
9月11日,我市正式出臺《關于貫徹落實國發〔2012〕14號文件進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業健康發展的意見》。
該《意見》由8個方面62條內容組成,圍繞小微企業創業、創新、發展中面臨的問題和困難,全方位提出了促進小微企業發展的措施,包括財政支持、稅收優惠、降費減負、融資支持、放寬登記、創業輔導、促進創新、開拓市場、提升管理、園區建設、公共服務等內容。
點評:“三難”(融資難、用地難、用工難)和“三缺”(缺技術、缺人才、缺管理),一直以來困擾著小微企業的發展。當下,再遭逢宏觀經濟的持續下行,“小微”的生存更顯艱難。
《意見》的出臺,可謂及時雨。那些實實在在的 “降費減負”,無疑可以緩解“小微”們掙扎求存的狀態,但是更值得關注的是那些在軟環境營造方面的新規。因為,什么時候,面對“小微”人們在觀念上和行為方式上,不再是輕視、忽視、而是珍視、重視。那么,“小微”的春天才會真正到來。
2
青島發布《關于推動縣域科學發展整體提升綜合實力的意見》
8月31日,市委市政府制定出臺《關于推動縣域科學發展整體提升綜合實力的意見》。
該意見總共21條,涵蓋戰略目標、發展原則、空間布局、體制創新等各個環節,點明了青島縣域科學發展的突破點和大方向。意見全力推動縣域成為先行先試、體制創新的排頭兵;推動即墨、膠州、膠南率先提升,平度、萊西加快突破;鼓勵引導民間資本參與重點經濟功能區基礎設施配套。各界反響熱切。
點評:相對于主城區,縣域經濟一直以來是青島經濟發展的短板。在全新的城市發展戰略中,要實現跨越發展,補強縣域是必由之路。只有中心城區與縣域經濟的高效互動、有機支撐,青島的發展才能更具底氣,更有后勁。
21條新政的推出,直指這一要害。諸多新舉,含金量之高、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如何將政策落到實處,如何在具體工作中收到實效,因而顯得尤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