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青島市高新技術產業及特色園區發展規劃》(2012~2015)(以下簡稱《規劃》)正式發布。《規劃》中提到,未來三年,青島將集中力量打造和完善六大高新技術特色產業、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還將規劃建設32個高新技術產業園區。
青島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規劃》的實施,意味著我市高新技術產業正在逐步向集約、專業的特色產業園區方向發展,并將成為推動我市高新技術產業快速、健康和可持
產業園區發展亟待規劃
多年來,我市高新技術產業持續健康發展,在傳統的家電電子、石化化工、汽車機車、船舶工程等主導產業基礎上,形成了以數字家電、合成橡膠材料、海洋防腐、高速列車等高新技術特色產業,帶動我市工業經濟快速發展。
統計顯示,2011年,我市納入全省高新技術產業產值統計的有79個行業,977家企業,實現高新技術產業產值4640.08億元,同比增長11.16%,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到38.95%。此外,我市有各類產業園區近100個,大部分為傳統工業園區,高新技術產業園區近40個。其中,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園區4個。
但是,我市在產業發展過程中,頻頻表現出自主創新能力、產業聚集度相對較低的現象。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指出,雖然我市高新技術產業發展速度很快,但仍雖在一定問題,“高新技術產業集聚度不高,本地配套能力差,產業鏈不完善。”該負責人以家電電子、軌道交通產業為例,他告訴記者,這兩大產業的本地配套率不足30%,而汽車產業本地配套率只有50%左右,大部分關鍵零部件需市外配套。
提到園區建設,該負責人表示,集約化程度不高,特色不明顯,使得我市園區發展受到限制,“不少園區定位不清,各種產業項目混雜,專業化發展方向不明確,產業鏈條不完整,亟待科學規劃。”該負責人告訴記者。
因此,為充分發揮高新技術產業對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作用,加快藍色硅谷、西海岸經濟新區和紅島經濟區建設,參照《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發展規劃》等規劃,結合我市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現狀,我市出臺該《規劃》,規劃期至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