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路地下將建人防工程 開辟停車場
作為老城區商業中心,臺東不僅車流量大,而且停車難。在青醫附院,人們每天也都要面對停車難的問題。昨天記者從全市人防工作改革發展戰略研討會了解到,明年我市將在威海路、龍山地下商業街、包頭路至遼寧路路段新建或擴建人防工程,其中威海路和龍山地下商業街的人防工程將開辟部分區域作為停車場,以此緩解臺東、青醫附院停車難的問題。
威海路
人車爭路很“難過
昨天下午6時,威海路車流較多。按規定威海路上不允許停車,但路兩側臨時停下的車輛很多。威海路兩側設置的禁停標志并不少,多輛私家車就公然停在標志牌下。在威海路上的婦女兒童用品批發市場門口,一段不足20米的路上,停著6輛車。
私家車主李先生每天都要經過威海路上班,他介紹,每天上下班高峰威海路都很難走,很多到威海路上買東西的車主沒地方停車,只能臨時把車停在路邊,很影響交通。
在威海路現場,人車爭路現象屢見不鮮。在批發市場門口的十字路口,有一處過街天橋,但仍有很多行人橫穿威海路。因該路口沒有信號燈,不少車輛經過時并不減速,行人橫穿馬路險象環生。
選址:地質符合建人防工程
市人防辦工程處張可宗稱,威海路人防工程從威海路與長春路路口一直延伸到登州路啤酒街,人防工程主要包括三個部分:停車場、過街通道和部分商業區。 “前期經過調研發現,威海路人流密集,但是缺少人防掩蔽工程,一旦發生危險,居民沒有躲避的地方;其次,威海路的地質條件也適合建設人防工程,勘探人員勘測發現,威海路地下5至6米為土層,6米以下則是花崗巖,十分結實;第三,根據相關要求,要加大地下青島空間的開發,同時可以解決臺東區域停車難的問題,因此最終選擇在威海路建設人防工程。 ”
施工:路面作業45天可完成
據了解,威海路人防工程包括地下兩層,總面積為5萬平方米,其中停車場約有300多個車位,還將設置8至12條24小時運營的地下通道,供行人通行,避免路面人車搶路。
張可宗稱,整個工程將采取明挖暗挖結合的辦法,使用先進工藝,減少施工時間。 “做法與書院路人防工程相似,采用逆向施工,先做外側,再做內側。 ”張可宗說,“將道路路面掀開,挪出管道,根據設計的深度做好工程頂板,再將管道重新鋪設,恢復路面通車。接著再轉入地下作業,留出出入口,在合適的路段使用盾構法,像打隧道一樣,將地下的石塊等通過出入口運送出來。 ”
張可宗告訴記者,如果工程順利,路面作業可在45天左右完成并恢復通車,整個工期預計將持續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