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路還是轉折?
事實上,碧生源可能也早已意識到重廣告輕研發的隱憂。
在2010年IPO時的風險提示中,碧生源坦言“本集團產品能否成功及長期暢銷,相當依賴本集團市場營銷活動的成效。”碧生源表示,其持續的成功相當程度上有賴功能保健茶的流行程度及需求,亦有賴于對中草藥配方保健品的整體需求。
左思右想品牌營銷策劃機構營銷顧問王鵬輝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碧生源表示,鑒于2012年上半年度其經銷商的需求恢復遲緩,加上中國經濟增長持續低迷,對集團下半年度的銷售表現仍持謹慎態度。預計下半年度將繼續凈虧損,進而導致2012年整個年度嚴重凈虧損。
碧生源表示將致力推進營銷。
記者了解到,碧生源目前正在致力新品延伸。除常潤茶和減肥茶,碧生源表示有意打入茶包飲料市場,擴大產品組合。今年6月,仍以碧生源為品牌,該集團推出一系列茶包飲品。
這一舉動被認為是在常潤茶和減肥茶銷量下滑的情況下碧生源分散單一產品經營風險的舉動。
王鵬輝認為,碧生源品牌目前已經被消費者與常潤茶和減肥茶聯系在一起,且品牌目前具有一定爭議,如果碧生源仍以此品牌為名開發新品將會很難。
蔣華陽也認為,減肥保健和茶飲料的市場經營模式存在很大的不同,碧生源在這一領域缺少經驗,也不利于其走出困境。
徐雄俊則直言碧生源延伸品類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一名有意投資減肥保健品的人士向記者直言,據其所知,國內保健品尤其減肥品行業至今仍非常混亂。不少企業采取 “游牧式”品牌經營方式,采用簡單的廣告刺激方式樹立產品品牌,進而促進產品銷售,而當這一品牌下滑或被市場拋棄之后,就直接放棄該品牌,重新打造另一新品牌。
徐雄俊認為,保健品尤其減肥保健品行業“廣告打雞血”模式最終肯定將被淘汰。“現在的廣告成本非常高,錢從哪里來?可能就是產品成本被降低,那就很難保證品質。”
“銷售者通過廣告宣傳夸大了療效,忽略了減肥產品的副作用,消費者前期盲目購入后往往達不到預期,甚至影響了身體健康,從而產生了對減肥保健品的不信任。”蔣華陽也認為,“未來發展到一定程度,這一市場會在消費者選擇中實現優勝劣汰,而獲得新一輪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