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民辦養老機構吃不飽
除了公辦養老機構,更多的則是民辦養老機構,在這里受限于政府的資金扶持和自身實力因素,與公辦養老機構相比,民辦養老機構雖然數量眾多,卻顯得比較弱小,青島民辦養老機構平均入住率只有63%,相比公辦養老機構平均92.5% 的入住率,差距實在是太大。
位于浮山后的一家民辦養老院的辦公室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雖然在經營上公辦和民辦的養老院都是自
對于民辦養老機構的價位,記者咨詢了青島一家規模較大的民辦老年公寓,床位費每月從800元到1300元不等,即便是最貴的1300元的也是三人間。800多元的床位,卻是八人房間了。這家老年公寓接待處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就是我們這最好的床位了,最好的三人間,兩人間的沒有。”
記者發現這與公辦的養老機構還是有差距,不少人坦言:“硬件配置可以補,但也得花錢,民辦的養老機構很多都是把一些其他用途的房子進行裝修重改,很少是重新修建的,更大的差距就是護理人員了,成本受限招不來專業的護理人員,現在一個月兩千塊錢,有幾個護工愿意來,護工數量少了,只能一個人照顧十幾個老人,這樣肯定照顧不周到,護工的壓力也大,時間長了老人也不滿意。”
養老行業雖然是和“夕陽”相關,關系到老人的晚年,如今卻是個朝陽產業,國外對于養老相關的行業開發已經到了很發達的程度,而社會養老機構也在養老中占據了很大比例,但到了青島,社會養老機構仍只能算是起步階段。
記者從市養老服務協會獲悉,到今年上半年,全市共有養老機構127家,其中公辦機構19家,床位4900張,平均入住率92.5%,民辦機構108家,床位12700張,平均入住率只有63% ,不僅養老機構內老人所占比例低,多數民辦養老機構的日子也不好過。
“這其中很大一方面原因也是跟中國的養老形勢有關,多數家庭都把老人放在家里,覺得讓老人去養老院是不孝順的表現,明明有兒有女,還把老人往外送,多數人都難以接受。另一方面是因為現在很多人對于養老機構缺乏了解,不知道里面有什么,也不知道老人去了那會受到什么樣的待遇,所以不敢把老人送去養老院,這中間缺乏一個讓老人及家屬和養老院溝通的平臺。”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記者 李冰 劉金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