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是世界勤儉日,聯合國確定這一節日旨在呼吁人們節約資源、勤儉生活。但在物質生活日益豐富的今天,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卻在缺失,記者調查發現,許多人都知道11月1日是西方的“萬圣節”,但很少有人知道10月31日是世界勤儉日。昨天記者走訪了青島的大學生食堂、大型商場等場所,發現浪費現象并不少見。
世界勤儉日鮮有人知曉
“勤儉節約確實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但是沒想到
飯菜饅頭倒掉一半
昨天上午12時左右,記者來到青島某高校的學生餐廳,當時正是學生就餐的高峰時段。記者在餐廳門口看到,3名同學將沒吃完的飯菜倒掉,其中一人的餐盤里剩下了大半個饅頭,另一人打了兩種菜,每種菜都剩了至少一半,第三名同學則將一碗粥直接倒進了桶里。記者數了一下,在不到10分鐘時間里,有十幾名學生將未吃完的饅頭、米飯、面條或剩菜等倒進了桶里。之后不久,藍色塑料垃圾桶就已經滿了。“世界勤儉日?我還真不太了解!”“之前聽說過這個節日,但具體哪一天不知道。”面對記者詢問,大學生們幾乎都如此回答。據餐廳的工作人員介紹,餐廳共有3個餐具回收處,每處各放了5個專門裝剩飯的垃圾桶。“大多數學生都是獨生子女,父母一般都會給他們足夠的生活費,他們還體會不到掙錢的困難,剩菜剩飯的情況很常見。”餐廳打掃衛生的工作人員說。
辦公室商場電器“一直”開
隨后,記者來到島城的幾家大型商場和商務賓館,發現這些地方的水電浪費情況比較嚴重。走訪中記者發現商場為了營造好的購物環境或展示商品,電器大部分都開著,電視放著同樣的畫面。而記者走訪島城的多家商務賓館時發現,為客人提供的牙膏、牙刷、拖鞋、梳子、肥皂等一次性用品,絕大多數僅用了一點,就被當垃圾處理掉了。
除了生活中的飯菜浪費外,在工作場所也存在不少浪費現象。記者走進一家辦公樓,敲了兩間房門,里面沒有人在辦公,但辦公室里的電燈都亮著,有一間辦公室里還開著熱水器,電腦也都開著。一名工作人員說,他們下班后一般不會檢查辦公室是否關了電腦、空調等,只是在開會時強調一下,但是效果基本沒有。在他看來,在上班時間里,領導突然外出辦事、開會或者接待客人,辦公室里照常開著空調、電腦等很正常。“我們有一個同事,電腦基本上沒關過。”一名工作人員說,很多員工認為不是花自己的錢,開著也不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