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召開的青島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上,將審議《環膠州灣保護控制線劃定與岸線整理規劃方案(草案)》。作為青島的母親灣,除了此次制定的保護方案,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已多次提出膠州灣保護。對于如何保護青島的母親灣,中國海洋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郭佩芳闡述了膠州灣的重要性以及面臨的問題。
動態
膠州灣將劃永久保護線
擬通過退池還海等增加岸線15公里、
10月27日本報報道了島城擬出臺“母親灣”保護方案的消息,《環膠州灣保護控制線劃定與岸線整理規劃方案(草案)》引起了很多市民的關注,那么這份方案是如何編制的?在 10月30日舉行的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上,副市長王建祥對這一規劃方案的編制情況進行了詳細說明。據介紹,該規劃方案將于會議期間進行審議。
“膠州灣是青島的母親灣,是青島賴以生存的藍色家園,環膠州灣地區也是青島未來海灣型都市區的核心區域。歷屆市委市政府和市人大高度關注膠州灣的保護。”王建祥表示,新一屆市委市政府又將膠州灣的保護置于更加突出的位置,提出了進一步切實加強和實施膠州灣岸線終極性、永久性保護和建設的要求,以解決多年來膠州灣不斷填海和水域面積不斷縮小的問題,同時又提出了加快制定環灣保護工程規劃。該方案由市規劃局、市海洋與漁業局牽頭會同相關部門和區市,在近年來編制的環灣保護系列規劃成果和專題研究的基礎上,利用3個月的時間,于今年7月編制完成。
該規劃方案實施后,膠州灣變成什么樣才算達到理想狀態呢?對此,王建祥表示,規劃的目標是保持膠州灣生態平衡和可持續利用;嚴格劃定環膠州灣保護控制線,嚴禁填海,實現水域面積不減小;編制岸線規劃,實現永久性保護;確保膠州灣生態安全,構建生態灣區,建設膠州灣優質生活圈。規劃原則是嚴禁填海、保護自然岸線、“退池還海”和保護生態濕地。
據王建祥介紹,為有效保護膠州灣水域面積,規劃在編制內容上深化、落實環灣保護相關專項規劃和專題研究成果;在成果深度上增加保護控制線規劃圖則,明確控制線坐標定位。從而來滿足環灣相關規劃編制、建設項目審批以及監督管理的需要。同時,重點突出自然岸線、水域面積的保護與恢復以及生態的保育。根據計劃,此次規劃將通過“退池還海”,增加自然礁石和基巖岸線約15公里,增加水域面積4.8平方公里,從而提升膠州灣的生態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