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向前在辦公室內翻閱文件(8月21日攝)。新華社記者 歐東衢 攝
崔向前在社區活動室和群眾交流(8月21日攝)。新華社記者 歐東衢攝
????民有所需,我有所應
????在社區初建的一年多里,她帶領20多位工作人員,利用下班時間,挨家挨戶走訪轄區內的企業、經營戶和居民,聽民聲、察民情。圍繞著“服務、凝聚、管理、維穩”四大功能,探索出基層管理的“四大發明”:
????創建“15分
????將黨組織向小區樓道、非公企業、個體業主和流動人口延伸,提升黨組織凝聚力。如今社區黨員已從50多人,發展至400多人;
????建立“三會一評”居民議事會制度,由居民代表參加議題收集會、討論會、決策會和社區工作年終述職會。兩年來已解決包括建立早菜市場、完善公園設施等30余個事項;
????開辦“四點鐘加油驛站”,解決雙職工家庭孩子下午放學后無處可去的困難。組織志愿者在社區內,為孩子們提供課后輔導、健康上網等。
????群眾利益無小事
????在一次走訪民情時,她了解到黎陽家園的空巢老人李宗文大爺得了重病,僅由年邁的老伴倪福英照料。兩位老人每周要坐公交,到十多公里外的貴陽市第一人民醫院做兩次透析,非常不便。她立即安排社區便民服務車接送二老,并協調醫院長期免費接送。
????“要不是她,我們的困難沒法解決,她就像我們的女兒一樣。”倪福英說。二老還專門為社區黨委送來了“心系群眾為民解憂”的錦旗。
????但在崔向前看來,這些都是她應盡的職責:“只有把所有的居民當成自家的叔伯、嬸娘、兄弟、姐妹,充滿感情的工作,才能真正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她在工作手冊中寫道:要像女兒一樣鼓勵李大爺以積極的心態面對疾病;要鼓勵王競迎小朋友,相信自己能戰勝一切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