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李慧(左)、徐瑄在威海路與臺東一路路口勸阻行人闖紅燈等不文明行為。
????由“中國式過馬路”引發的對國人出行陋習的全國大討論仍在持續。11月3日上午,本報在共青團青島市委志愿者工作部的指導和協助下,組織了10名青年志愿者走上街頭,勸阻行人車輛的不文明行為,用實際行動踐行和宣傳“文明出行,共拒陋習”精神。活動中,多數行人車輛都能自覺遵守交通規則,有些則在志愿者的勸阻下“改陋歸正”,但仍
????10名志愿者走上街頭
????11月3日一大早,在共青團青島市委志愿者工作部的協調下,公交集團電車公司團委副書記莊新翠和巴士公司的團委書記陳改就分別帶領4名志愿者分赴威海路與臺東一路路口以及香港中路和福州南路的路口和公交站牌處,協助疏導交通,對行人車輛的不文明行為進行勸阻。
????3日上午9時許,記者在臺東一路與威海路路口看到,5名志愿者佩戴著紅色綬帶、頭戴紅色小帽、手持黃色小旗子站在路口協助指揮疏導交通。志愿者綬帶寫著“愛心導乘”的字樣。據莊新翠介紹,“愛心導乘”其實是一項志愿者品牌活動,該活動始于2008年奧運會期間,至今已經堅持了4個多年頭。
????出生于1989年的徐瑄是整個志愿者隊伍中年齡最小的,2011年大學畢業后,徐瑄就加入了這個志愿者隊伍,每逢島城重大節慶日,他都會跟同事一起走上街頭,協助疏導交通。“我們的志愿活動一般都是周末節假日,剛開始參加的時候心里還是有點不大樂意,但時間長了發現我們的工作的確挺有用,而且周末出來做些義務工作感覺挺充實。”小徐笑著說。記者了解到,當天這10名志愿者均是清一色的 80后,其中有一半已經參加了50次以上的志愿活動。
????闖紅燈行人少了一大半
????在志愿者到崗前,上午8時40分許,10余名行人在威海路與臺東一路北側準備橫穿威海路,幾秒鐘后,威海路直行的車行道信號燈剛一變紅燈,軋過停車線的車輛還沒來得及停下,這10余名行人已經迫不及待地沖上了馬路,迅速將威海路上正常左轉的車輛“攔截”了下來。而這樣的場景幾乎在每一次信號燈轉換時都會發生。
????記者在威海路與臺東一路路口觀察了半個小時,前后共有約70多名行人、10余輛自行車闖紅燈過馬路,15輛汽車搶黃燈,而這一數據在志愿者到崗后有了明顯降低。上午9時至9時30分,在志愿者的指揮疏導下,多數行人都能按照信號燈和志愿者小旗子的指示過馬路,僅有20多名行人和3輛自行車闖了紅燈,而汽車搶黃燈的數量沒有太多變化。
????黑鏡頭
????不聽勸型 領著孩子撥開小旗鉆車道
????3日上午9時40分許,一對中年男女帶著一個四五歲小男孩從記者身邊匆匆走過,準備橫穿威海路,此時人行橫道紅燈亮著,然而這對中年男女根本就沒有要等信號燈的意思,見路上車行速度變緩,兩人拉起孩子就往馬路對面走,志愿者李慧橫起小旗讓他們等一等,結果兩人撥開小旗繼續往對面走,領著孩子從車輛縫隙處鉆過。
????三人穿過馬路后,步速立即放緩,完全看不出是焦急趕路的樣子。“我要是再攔著,他們估計就要火了。”李慧笑了笑說。
????記者發現,這種既不看信號燈也不聽志愿者指揮的行人還是少數,但每一次出現這種行人,都會伴隨著陣陣鳴笛聲和急促的剎車聲出現,導致路口險象環生。
????要面子型 見到志愿者才停住腳步 “我沒注意到還有人指揮交通呢?”上午10時40分許,香港中路福州南路路口,一名頭發花白的女士拎著袋子準備橫穿香港中路,此時路上車輛基本已經通行完畢,但人行道信號燈還沒有變綠,這位女士邁開步子就想橫穿馬路,結果抬頭一看,發現馬路對面站著幾位頭戴小紅帽的志愿者正示意她稍微等一等,這位女士先是猶豫了一下,緊接著停下了腳步,隨后不好意思地朝這幾位志愿者擺了擺手,邊擺手邊退回到安全島上。
????“遇到這樣的行人其實挺讓我們感到欣慰的 ,畢竟說明我們的工作還是得到他們的尊重。”志愿者吳爽說道。
????隨大流型 別人闖我也闖,別人等我也等
????10時30分許,等候在威海路路口的行人越來越多,但信號燈沒有變綠燈,志愿者李慧的黃旗也一直橫在人群前,此時,一位老大爺走上斑馬線,然后邊躲避著汽車邊往馬路對面走。見此情景,剛才排在最前面的四五位行人馬上跟了上去,緊接著人群幾乎都跟著過了馬路,僅剩下三位年輕人直到綠燈亮起才穿過馬路。
????10時50分許,香港中路路口,也是十幾名行人準備過馬路,見直行車輛停止,最前面的幾名行人邁開步子往前走,結果由于人行信號燈還未變綠燈,志愿者的小旗也沒有放下,最前面的幾個行人馬上停住了腳步,其身后幾位行人見狀也跟著停了下來。“人都有這種從眾心理,多些這種遵紀守法的市民帶頭,那咱的交通狀況肯定會得到改善。”志愿者王榮婷說,希望能形成一種不文明出行人人喊打的輿論氛圍。
????趕時間型 綠燈還剩2秒,跑步沖過去
????上午11時許,威海路路口,人行道綠燈即將變成綠燈,一位西裝革履的年輕男士急匆匆沖上斑馬線,此時信號燈綠燈只剩下2秒鐘,只見他把公文包往腋下一夾,邁開大步往前跑,全然不顧那一身裝扮,還沒到馬路對面,紅燈已經亮起,惹得準備直行的車輛紛紛鳴笛抗議。
????“寧等一分,不搶一秒!我們在平時的志愿活動中一直向行人強調這一點。”莊新翠告訴記者,行人應該時刻保持這種警惕意識,其實早過馬路一分鐘并不會給行人帶來多少實惠,卻往往埋下很大的安全隱患。
????代表聲音 文明出行需全社會共同努力
????11月3日下午,山東省人大代表劉艷花向記者談了談她對文明出行的看法。她認為自覺養成文明出行的好習慣不是一天就能做到的,所以因行人闖紅燈過馬路、汽車亂停車亂掉頭等個別行為就批評國人素質低不規矩應該說是非常片面的。劉艷花代表認為文明出行并不是某一個人或某一個家庭自己的事,而是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才能實現的。
????首先,文明出行守規矩的觀念應該從孩子教起,我們的學校在教授文化知識的同時,更應重視孩子講文明、遵守社會規范。
????其次,規章制度的設置要合理。同濟大學曾研究指出,路口紅綠燈等待時間最好別超80秒,這是行人的忍耐限度。在城市發展規劃上,應考慮到這一點,修建既便于行車,又便于走人的道路,也可以采取修建更人性化的過街天橋、地下通道等方法。
????最后,努力形成一種“鄙視”不文明行為的社會氛圍。這可以借鑒國外一些先進的做法,對一些胡亂停車、亂闖紅燈等行為加大處罰力度,或者是通過媒體曝光,讓這種行為沒有滋生的土壤。
????劉艷花代表認為,對出行方式的諷刺,恰好是國人思想意識進步的表現。“意識到問題所在是我們改正問題的前提和基礎,所以我們應該歡迎這樣的討論這樣的反思越多越好。”(記者景毅 實習生 王雪 張蕭蕭 記者孟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