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六處沉船遺存線索
“此次調查主要采取普查和重點調查相結合的方式,并首次嘗試以區域視角開展水下文化遺產調查。 ”市文物局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調查采用物理探測掃描與潛水探摸相結合的方法,對水下文化遺存按照考古操作規程與標準,開展測繪、影像、文字記錄、性質與年代的斷定等水下考古的工作。目前,這項工作已取得階段性成果,在20天的時間里,該調查物理探測海域面積近24
市文物局有關負責人表示,“軍艦這一沉船遺存作為近代軍事文化遺產,國際影響力較大、關注度較高。對其開展相關國際背景、國際合作、考古調查與保護等全面而細致的工作,既是青島水下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良好機遇,也是挑戰。 ‘伊麗莎白皇后號’沉船疑點的發現,拉開了‘十二五’期間青島沿海近代軍事文化遺產調查工作的序幕。 ”
明春繼續進行實地調查
“我們在膠州灣海域、大公島、小公島海域發現了沉船疑點,原本想結合首屆國家水下文化遺產保護(考古)培訓班實習工作,派員潛水進行了實地調查,但因天氣、海域使用等客觀原因此項目暫時未能完成,下一步實地調查要等明年開春后才能繼續進行。 ”有關負責人表示,水下考古比陸地考古艱難得多,必須面臨氣象條件、海流速度、水文條件、潛水技術等多種限制,具有更大的艱巨性和挑戰性,而且多數船體都覆蓋著厚厚的淤泥或其他凝結物。大多數時候,水下考古的隊員們潛到水下20米、30米的地方周圍一片漆黑,人會完全沒有方位與層次感。此次探測到的沉船疑點位于青島港口的主航道水域,每10-15分鐘就有一艘貨輪經過,下潛船只無法長久停留,水下考古難度很大。(記者 劉蘭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