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喜歡的歌,你把它設為鬧鐘鈴聲也會漸漸變得討厭的。”這一流傳于網絡的話語引起網友的共鳴,也表明部分人群對于鬧鈴“恨之入骨卻無法拋棄”的無奈心態。據調查,青島近九成上班族都有設定鬧鐘的習慣,而科學研究表明,長期被鬧醒可導致慢性壓力,增加精神壓抑、高血壓、心臟病的患病風險。
????九成上班族靠鬧鐘起床 多數對鬧鐘反感
????隨著青島入秋天氣轉涼,多數人都想在溫暖的被窩里多待一會,但這
????記者對青島市南區某科技公司的62名職員進行的調查表明,56人有設定鬧鐘的習慣,起床靠鬧鐘基本成為這一群體的普遍生活狀態。據了解,該公司上班時間為早上9時,被調查人群鬧鐘設定時間普遍在7:00-7:30之間,鈴聲類型以手機自帶鈴聲及流行歌曲為主,鬧鐘音量設置均在中等音量以上。而在鬧鐘喜好的調查中,僅有10人表示能接受鬧鐘聲音,鈴響時心情平靜,其余52人對鬧鐘聲音表示厭惡、反感,鈴響時心情較為煩躁。
????趙女士是該公司的一名基層職員,因為要照顧孩子上學,因此她將鬧鐘設為6點,兩年來從未更改過。“剛設鬧鐘那會特別不習慣,本身工作就累,特別希望多睡一會,但上班時間卡在那,不設個鬧鐘不行。”趙女士表示,只要一聽到鬧鈴,她就很難再繼續睡眠,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固定的生物鐘,即使周末鬧鈴不響也會在6時左右醒來。
????鬧鐘干擾睡眠 影響精神狀態
????小李是青島某快遞公司一名快遞員,龐大的工作量迫使他每天6點就得起床工作。“夏天還好一點,天亮的早,鬧鐘醒的時候睡的并不深,但入秋后就不一樣了。”
????小李表示,由于秋冬季節黑天時間較長,加上室外天氣寒冷,賴床的想法愈發強烈,按點起床也就變成了一件讓人頭疼的事。入秋后他特地把鬧鐘聲音調大,以免睡過頭,但每天被鬧鐘從睡夢中吵醒著實是種不愉快的體驗。“每天被鬧鐘吵醒時精神十分恍惚,需要一兩分鐘才能清醒。有時候起床過猛,還會感到微微的頭疼甚至惡心。”小李表示,不愉快的起床經歷會影響一天的精神狀態,對工作也會產生影響。
????青島大學大三學生王夢也有同樣的煩惱。王夢的宿舍共有6人,其中2人有設鬧鐘的習慣。“每次鬧鐘鈴響都會吵醒別的舍友。如果舍友沒能及時關掉鬧鐘,其他想繼續休息的舍友就只有哭的份兒了,整個上午的學習狀態也會受到很大影響”王夢說。
????長期使用鬧鐘存危害 嚴重時導致死亡
????青島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神經科專家表示,從深度睡眠被突然叫醒,人的短期記憶力、認知能力會受到顯著影響,而長期被刺耳的鬧鐘聲驚醒可導致慢性壓力,對人的健康產生不利影響。該專家解釋稱,人在深度睡眠中突然被鬧鐘叫醒,會引起身體保護性的條件反射,體內腎上腺素水平迅速提高,心跳加快,血管收縮壓升高。長期受到這種刺激,會給心血管帶來壓力,增加高血壓和心臟病的患病風險。一些先天性心臟疾病患者,嚴重時甚至會導致死亡。
????正確使用鬧鐘 保證睡眠是關鍵
????如何正確使用鬧鐘,讓鬧鐘發揮作用又不會影響健康?醫生建議,應盡量保證睡眠規律,爭取睡足8個小時,因為與只睡四五個小時的人相比,睡足8小時的人對鬧鈴聲的敏感度會小很多,所受的刺激就更小。此外,鬧鐘的鈴聲最好選擇一些柔和自然的音樂,以減輕心臟負擔,鬧鐘離頭部也不宜太近。?(韓銘)